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完颜亮

完颜亮

1122—1161

金朝皇帝。即海陵王。本名迪古乃,亦作孛烈(意貌似汉儿),字元功。女真族。完颜氏。金太祖孙,辽王※完颜宗干次子。幼好读书。天眷三年(1140),以宗室子封为奉国上将军,赴梁王完颜宗弼处任行军万户,后迁骠骑上将军。皇统四年(1144),加龙虎卫上将军,为中京(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留守,迁光禄大夫。为人多猜忌,残忍横暴,为立威,在中京专以权压服人。七年(1147),任尚书左丞,揽持权柄,结党营私,用其心腹任省台要职,密谋篡权。八年,拜平章政事,晋右丞相。九年,兼任都元帅,旋封为太保,领三省事。年底,发动宫廷政变,弑熙宗自立为帝。同时,假借熙宗欲议立后,召大臣,遂杀曹国公完颜宗敏、左丞相完颜宗贤。任用党羽掌管要职,以秉德为尚书左丞相兼侍中、左副元帅,唐括辩为右丞相兼中书令,乌带为平章政事,并改皇统九年为天德元年。即位后,极力推行封建化,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皇权,统一制度,镇压贵族反对派,改革政治制度,南侵南宋,企图建立统一南北的封建制政权。二年,先后杀太傅、领三省事完颜宗本(太宗吴乞买子)、尚书左丞相唐括辩及完颜秉德、完颜宗翰子孙30多人、太宗子孙70多人、诸宗室50余人。任用弟完颜衮领三省事、兼都元帅、封王,总揽军政大权。以心腹仆散忽土为殿前都点检,统领侍卫军。同时,大批任用汉人、契丹人和渤海人掌朝政,以渤海人挞不野人为行台尚书右丞相,汉人张通古为尚书左丞相。同年十二月,废除行台尚书省,改都元帅府为枢密院,政令统一于朝廷。贞元元年(1153),迁都燕京(今北京市),以为中都。定五京制,以大定府为北京,辽阳府为东京,大同府为西京,开封府为南京,会宁府为上京。正隆元年(1156),上尊号为圣文神武皇帝。废中书省、门下省,只置尚书省,直属皇帝。以太师、领三省事温都思忠为尚书令,下设左右丞相、参知政事,废除原平章政事官。至此,中央官制改革全部完成,史称“正隆官制”。继续奉行女真人南迁政策。派人至大兴府、山东路、大名府等地拘收原侵官地及荒闲牧地等分给南迁女真人耕种。二年,下令拆毁会宁府旧宫殿、诸大族宅第等夷作耕地;对原封有王爵的贵族,皆削封,进一步打击女真旧贵族。为南侵南宋,营建汴京(南京),将印造钞引库迁至汴京,大力征兵,凡年20以上、50以下者一律纳入军籍,共约正军12万,合副军共24万,选强健能射者5千人,亲自阅试,号为“硬军”。六年(1161)亲率32总管兵伐宋,屡遭失败。兵部尚书耶律元宜在扬州兵变,海陵王被乱箭射死。在位期间,先后镇压东海张旺、徐元起义,契丹撒八、移剌窝斡起义,大名府王九郎起义等;但他对废除奴隶制,发展封建制起了促进作用。世宗大定二年(1162),降封为海陵郡王,谥炀,后人习称海陵王。二十年(1180),降为海陵庶人。

猜你喜欢

  • 枢铭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官名。如史载宋嘉祐六年(1061)十二月,西夏派遣使臣枢铭靳允中等赴宋朝贺正旦。后世称“蕃官名号”,其西夏职官品位不详。

  • 岸本

    藏语音译,又译作“岸奔”,意为“财务官”或“度支官”。唐永徽四年(653)已见史载。香雄地区即设有此官。吐蕃政权建立后,曾设“岸奔榼苏户属劫罗末论”,意为“内府理财官”。在吐蕃占领区河陇及新疆部分地区

  • 班洪自卫支队

    全称滇黔绥靖公署云南省政府班洪自卫支队。抗日战争时期云南沧源佤族地区一带抗日武装组织之一。1942年日本帝国主义从缅甸入侵我国西南阿佤山区,激起当地各族人民抗日保土的热潮。1944年10月班洪地区佤族

  • 嗢禄登里逻汨没密施合俱录毗伽怀建可汗

    参见“庞特勤”(1498页)。

  • 安市

    即“安市城”(907页)。

  • 韦纥

    见“袁纥”(1820页)。

  • 鄂尔托彦

    见“倭尔托彦”(1889页)。

  • 永安五铢钱

    拓跋鲜卑所建北魏铜币名。北魏于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下令始铸五铢钱,文曰“太和五铢”。宣武帝元恪永平三年(510)冬,又下令,造五铢钱,史称“永平五铢钱”。但使用范围皆不广,仅限京都洛阳及附近地

  • 房兆

    隋朝将领。其先世为代(治今河北蔚县西南)人,鲜卑屋引氏(后改房氏,一说屋引氏原为高车贵族,后归西部鲜卑)。刚毅有武略。开皇(581—600)时,与刘方等俱为边将,名显当时。频为行军总管击胡,以功官至柱

  • 启心郎

    职官名。类似顾问。清初随各部院而设,备充议事之需。秩四品。天聪五年(1631),仿明制,清太宗皇太极始设吏、礼、户、兵、刑、工6部,各设满、蒙、汉承政、参政,各以贝勒1人主管部务,其下各置此职以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