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宣懿皇后哀册

宣懿皇后哀册

石刻名。为哀悼辽道宗皇后萧观音的石刻。有汉字和契丹小字刻的各一合,刻于乾统元年(1101)。1930年出土于今内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乡瓦林茫哈地方的辽庆陵的西陵即永福陵中,现存沈阳市辽宁省博物馆。汉文合篆盖呈盝顶形,中央台面刻篆体汉字“宣懿皇后哀册”,旁刻八卦符号,四周斜面刻十二生肖神像。册文为张琳撰,共34行,简述皇后的懿德及才华,被诬陷而逝及平反等史事。契丹小字合形制与汉字者相仿,篆盖刻16个篆体小原字,可拼成义为“宣懿皇后哀册文”7个契丹小字,与册文的题目完全相同,从而揭示出契丹小字的拼音方法。册文为耶律固撰,共30行,目前虽尚不能全部解读,但从已解读的部分可以判断,与汉字册文不是互相对译的。是研究辽史和契丹小字的珍贵资料。拓本载《辽陵石刻集录》。

猜你喜欢

  • 昔孜

    见“日喀则”(292页)。

  • 火把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洮州卫,在今甘肃临潭境。永乐七年十二月(1410、1),其首领南剌约思等入朝贡马,赐以钞、币、袭衣等。九年(1411),再入朝。洪熙元年(1425),其族国师班丹星吉率22人来朝贡马

  • 成化钟

    明代彝族文物。成化二十一年(1485),由贵州水西宣慰使安贵荣主持铸造。钟周围刻有彝、汉铭文上下各四幅,记载安贵荣夫妇塑佛像、铸钟以及安放于永兴寺的经过。钟上所刻彝文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彝文。现存贵

  • 于烈

    437—501北魏大臣。代人。鲜卑万忸于氏(后改为于氏)。新安公于栗䃅孙,尚书令于洛拔长子。善射。少拜羽林郎。孝文帝即位后,累迁司卫监、侍中、殿中尚书。时孝文帝幼冲,冯太后称制,赐以金策

  • 别勒格

    蒙古语音译,意为定礼、聘礼、彩礼。古代蒙古人订婚时,男家以一份彩礼献给新娘的父亲,作为订婚表记。如也速该·把阿秃儿为其长子铁木真(即成吉思汗)订立婚约时,曾将1匹从马作为彩礼送与女方家长孛思忽儿弘吉刺

  • 干卡

    怒语音译,意为“贷贡”。参见“怒管”(1775页)。

  • 俘户

    辽代通过征服战争俘掳来的汉族或其它少数民族人户。去向有三:一成为契丹诸宫卫管辖的蕃汉转户;二为大臣或外戚贵族私有的头下户;三为辽朝州县辖的二税户。

  • 奚烈直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名,属孝文皇太弟※耶律隆庆※敦睦宫。又,辽景宗※彰愍宫下有一瓦里名“奚烈”,故疑“直”于词语为词缀成分。

  • 和硕特南右翼末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足力盖札萨克旗、居力盖札萨克旗。雍正元年(1723),辅国公济克济札布为罗卜藏丹津胁叛。二年,悔罪降清。三年,授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1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

  • 撒花钱

    元朝末年官吏勒索财物的名目。时官贪吏污,横征暴敛,巧立名目,成为时弊。《草木子》:“其问人讨钱,各有名目:所属始参曰‘拜见钱’,无事白要曰‘撒花钱’,逢节曰‘追节钱’,生辰曰‘生日钱’,管事而索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