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崖州志
书名。清钟元棣修,张隽、邢定纶纂。成书于宣统年间(1909—1911),民国三年(1914)铅印本。共22卷,门类设置仿《琼州府志》,依次辑录舆地、建置、经政、海防、黎防、职官、选举、宦绩、人物、艺文、杂志等门类。记述该州地域、建置沿革、山川物产、官司典章、户籍田赋、风土人情及诗文杂记等等情况,记载颇为详尽,内中辑录不少有关黎族资料。1962年郭沫若到崖州时发现此书,加以标点,并为该书重版作序。
书名。清钟元棣修,张隽、邢定纶纂。成书于宣统年间(1909—1911),民国三年(1914)铅印本。共22卷,门类设置仿《琼州府志》,依次辑录舆地、建置、经政、海防、黎防、职官、选举、宦绩、人物、艺文、杂志等门类。记述该州地域、建置沿革、山川物产、官司典章、户籍田赋、风土人情及诗文杂记等等情况,记载颇为详尽,内中辑录不少有关黎族资料。1962年郭沫若到崖州时发现此书,加以标点,并为该书重版作序。
瑶语音译,意为“大家一起来做”。解放前广西十万大山的“山子瑶”对家族或村社共耕组织的称谓。生产安排由家族长(称“香火头”)或村社头人(称“央谷”)掌握,每年年终都举行生产会议,根据当年粮食收获情况和劳
地名。藏语音译。位于西藏西部。居民最早是香雄人或羊同人,后来之藏人。公元九世纪吐蕃王朝赞普朗达玛之后代尼玛衮之子在该地始建地方政权,属西藏管辖。乾隆《大清一统志》及《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均明确规定属
十六国时期敕勒(高车)斛律部首领。北齐名将※斛律金之高祖。其部原居漠北鄂尔浑河、土拉河流域,为※“高车六种”之一。北魏天兴五年(402),乘柔然社仑可汗为北魏所败,进入高车之机,举兵掩击,大败柔然军。
?—1745清代四川明正女土司。藏族。明正宣慰使嘉尔参达尔结之妻。夫故,护理印务。其夫之妾王氏有2子,及岁应袭。为阻挠其事,任用其父小金川土司汤鹏遣来随侍人等,蓄聚金川民众,布党积威。乾隆二年(173
见“哈赤温”(1634页)。
古津名。即今“大河家渡口”。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境内,东距小积石山25公里,隋名临津关,亦称临津城。大业五年(609),隋炀帝西击吐谷浑,途经此。唐仪凤二年(677),置积石军,自此
即“伊都章京”(808页)。
宋元时大臣、巨商。又作蒲寿畊。回回人。祖籍西域。先祖经商至广州,资产甚富。父蒲开宗移家泉州。他经营海外贸易30年。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曾击退海贼。景炎元年(1276),以功升福建安抚沿海都制置
古时壮族风味汤品。今已失传。已有千余年历史。最早见于唐人刘恂撰《岭表录异》卷上,内称:“交趾(地在今越南北部及我国广西部分地区)之人重‘不乃羹’。羹以羊鹿鸡猪肉和骨同一釜煮之,令极肥浓,滤去肉,进之葱
书名。(英)包罗杰著。1878年伦敦出版。该书是作者为配合英国殖民者对中亚及中国新疆地区的侵略而撰。书中对阿古柏一生的活动、阿古柏入侵新疆、建立反动政权及其最后复灭经过,都作了较详细的叙述;对英、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