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桃甲
春秋后期赤狄反晋起义首领。周定王十三至十四年(前594—前593),赤狄潞氏、甲氏、留吁、铎辰等部先后被晋景公击灭,部众大部并入晋,成为农奴或军卒。因不堪奴役,不断起兵反抗。周敬王二十四年(晋定公十六年,前496),乘晋国内讧,与赤狄另一首领析成鲋率狄师起义,反抗晋国统治。一度围攻晋都绛(在今山西侯马市西),不久兵败,本人逃入朝歌(今河南淇县),析成鲋奔周。此后狄人的反抗斗争并未终止,至战国时,还在浍水(今山西浍河)起兵反抗魏国统治。
春秋后期赤狄反晋起义首领。周定王十三至十四年(前594—前593),赤狄潞氏、甲氏、留吁、铎辰等部先后被晋景公击灭,部众大部并入晋,成为农奴或军卒。因不堪奴役,不断起兵反抗。周敬王二十四年(晋定公十六年,前496),乘晋国内讧,与赤狄另一首领析成鲋率狄师起义,反抗晋国统治。一度围攻晋都绛(在今山西侯马市西),不久兵败,本人逃入朝歌(今河南淇县),析成鲋奔周。此后狄人的反抗斗争并未终止,至战国时,还在浍水(今山西浍河)起兵反抗魏国统治。
1904—1970中国当代著名民族史学家。字伯平,山西孝义县人。早年就读于汾阳河汾中学、汾阳铭义中学。1927年考入燕京大学史学系。1931年在燕大考取研究生,毕业后获硕士学位。1934年先后在燕京大
?—1217蒙古国建立前兀都亦惕蔑儿乞部首领之一。又译忽都、忽图、和都、火都、霍都。部长※脱脱子(《史集》作弟)。随父屡与蒙古部争战。宋庆元四年(1198),为克烈部王罕所败,归降。五年,乘王罕遭乃蛮
古藏文文献对党项羌及西夏的泛称。藏文称“mi nyag”,汉译“弭药”,或作“木雅”。具体指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东北部的古西夏人后裔住地木雅区。详见“弭药”(1770页)。
古人类化石。1972年冬发现。因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西洒街仙人洞出土,故名。出土有5枚晚期智人牙齿。牙齿特征、尺寸大小,特别是其中右下第一或第二臼齿的咬合面,具有“十”字形结构,长宽指数在现
后凉后主建康公吕隆年号。401—403年,凡3年。
692—772唐朝文臣。河南洛阳人。先世鲜卑于氏。左仆射于志宁玄孙(一说曾孙)。沛县令于默成子。自幼好学,善属文。与会稽贺朝万、齐融、延陵包融为文词之友,齐名一时。开元(713—741)初,举进士,又
蒙古国将领。又译课课不花。阿勒坛塔塔儿氏。以骑射著称。太祖十三年(1218),随国王木华黎征金,任探马赤五部前锋都元帅之一。从攻陕右,斩金将王公佐。十九年,随嗣国王孛鲁征西夏,克银川。二十二年,从孛鲁
哈尼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信仰的米卦。“贝马”(巫师)为人求鬼问病所卜,卜时装一碗米,上放一鸡蛋、一块姜、一块盐巴。用手抓几粒米投入碗中,米如分开则凶,连在一起为吉。进而问何鬼主病,则呼叫一个
清代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译帕啻沙卜伯克、帕提沙布伯克。维吾尔语。职司巡察,缉捕违法、偷盗者,并管理监狱等事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七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
东乡族婚俗。订婚时,男方不但要给女方送彩礼,还要给女方的亲家伍(同一祖父的后代)送礼。如果女方亲家伍叔伯过多,就要以总茶代替,即男方用一份彩礼送给女方亲家伍中的某一户,以表示给每个亲家伍成员都送了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