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尔龚语

尔龚语

又称道孚语。四川省部分藏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主要分布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道孚、炉霍、新龙等县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金川、壤塘、马尔康等县。使用人口约4万多。尔龚语分西部、中部、东部、北部4个方言,方言间不能通话,方言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语法差别不明显。语音特点有:复辅音很丰富,一般均在200个以上,分二合和三合两类,由前置辅音、基本辅音和后置辅音按一定规律结合而成。单辅音在40个以上,塞音、塞擦音、擦音均分清、浊、清送气3套,塞擦音有舌尖前、卷舌、舌面前(舌叶)、舌面中4套,有唇齿部位的擦音和小舌部位的塞音、擦音。边擦音有清浊之分。单元音一般有10多个,有的方言分卷舌与不卷舌两套,有的方言分鼻化与非鼻化两套,未发现长短、松紧对立现象。复元音有二合和三合的,二合复元音以后响为主,有少量后响复元音和三合复元音,介音有i、 u、 y 3个,辅音韵尾有4—8个不等,没有复辅音韵尾。声调发展不平衡,有两个方言有声调,但区别词义的作用不大。语法特点有:形态较丰富,虚词和形态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词类有名词、数词、代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情感词10类。名词有复数、指小范畴,用加后缀方式表达。量词较丰富,数词和量词结合的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人称代词分单数、双数和多数,有格语法范畴,分主格、领格和宾格,用词根元音屈折和添加后加成分等手段表达。动词有人称、数、时态、式、态、趋向等语法范畴,用词根屈折变化、添加前后附加成分、重叠词根等多种形式表达。存在动词有类别范畴。形容词有丰富的叠音藻饰语,基本形容词词根常采用重叠形式。结构助词比较丰富,有限制、施动、受动、工具、处所、从由、比较、定指等8类,语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前面,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状语放在谓语前面。词汇特点有:单音节或由单音节复合成的合成词是词汇的主要成分,有一定数量加词头词尾构成的词。合成词的方式有并列、偏正、支配、表述4类。四音联绵词较丰富。有一定数量的汉语借词和藏语借词。

猜你喜欢

  • 和其奴

    ?—469北魏大臣。先世为素和氏,后改今姓。少有操行,善射御。初为三郎,转羽林中郎。向以恭勤著称。赐爵东阳子。封奋武将军。文成帝拓跋濬(452—465)初年,迁尚书,加散骑常侍,晋爵平昌公,拜安南将军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右翼中右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济尔马台河源。东至奎屯岭接本部中前旗界,西至察罕苏木接本部中右翼末旗界,南至呼济尔图接赛音诺颜旗界,北至齐齐尔里克河接札牙班第达呼图克图界。不划分佐领。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首任

  • 哈萨克文

    我国哈萨克族使用的拼音文字。历史上哈萨克族曾先后使用过突厥文和后期粟特文。13世纪以后,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哈萨克族逐渐开始用阿拉伯字母来拼写自己的语言。1917年和1924年前苏联的哈萨克共和国曾两

  • 马援

    前14—公元49汉代将军。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汉族。字文渊。先世赵奢为赵将,号曰马服君,因以为氏。重合侯马通之曾孙。年12岁而孤,少有大志。初为郡督邮。新朝王莽(公元9—23年在位)末,四方兵起

  • 速来蛮

    伊儿汗国第十六代汗。蒙古孛儿只斤氏。伊儿汗※旭烈兀后裔,麻合马之子。元顺帝至元元年(1335),不赛因汗死,无嗣,诸王争立,内乱迭起。五年(1339),被哈剌察儿(亦称洒克哈散)立为汗。辖地伊剌克(今

  • 来阿八赤

    ?—1288元朝将领。又作阿八失、阿八赤。唐兀人。术速忽里子。初为宪宗宿卫,随军攻宋,后奉命往监元帅纽邻军,领兵驻重庆铜罗峡,击败宋援军都统甘顺军。至元七年(1270),随军攻襄樊,奉命督运粮械。十四

  • 光显寺

    即“额尔德尼昭”(2535页)。

  • 米拉胡尔

    波斯语mirakhur音译。官名。掌管汗的马匹和出巡事务,大致相当于秦汉时代的太仆。※叶尔羌汗国有此官职。

  • 大策凌敦多布

    ?—1736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绰罗斯氏。※噶尔丹弟布木之子。有谋善战,深得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策零倚任。康熙五十四年(1715),受命率军民万人击退俄国布赫戈利茨军对达布逊淖尔(亚梅什湖)地区的

  • 讷北部

    即“讷北室韦”(9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