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卧·祖拉陈哇

巴卧·祖拉陈哇

1504—1566

明代藏族学者。拉萨西部聂塘人。属尼雅氏族。5岁被比丘恰隆巴认定为康区乃囊寺巴卧系活佛二世。后迎往西藏洛扎卓波寺主持,从上师多丹根顿嘉措读藏语文。9岁随噶玛噶举派红帽系四世却吉查巴受沙弥戒及比丘戒。12岁随达波班哲达却结甸贝坚赞听新旧密咒诸法,随卫地癫僧海如嘎衮噶桑波听大手印教授,从夏鲁大译师却琼桑波受具足戒。29岁赴工布,在森波朋巴罔师事噶玛噶举派八世活佛弥觉多吉,取名贝·祖拉陈哇,后该活佛系每人前均加“巴卧”一词(意“勇者”),以示该系之传承。随师广听五明之学,终成一代名家。著有《金刚亥母大释》、《入行论释》、《历算论宝库》、《医方四续释》等。尤以《贤者喜宴》一书闻名于世。该书详述西藏诸派教法历史,独有见地。此书动笔于1545年,成书于1564年,绝大部分章节完稿于洛扎代哇宗拉隆寺(属乃谿卡),故又称《洛扎佛教史》。全书5编17章,记述印度佛教及王统史、吐蕃王统史、西藏佛教各派教法史、汉地、于阗、西夏、蒙古等王统及教法史、律学源流史、论师及译师史、五明源流史。尤以吐蕃王统史的史料最为罕见翔实,其中有关吐蕃社会制度、阶级等级、赤松德赞及赤德松赞时兴佛盟文,吐蕃晚期奴隶大起义等史料,均为诸书所鲜见。吐蕃史部分与成书于11世纪的《德乌佛教史》可谓姐妹篇,为治吐蕃史者必读之作。有关《噶玛噶举教派史》内容最为丰富,是研究元明藏族史的珍贵文献。许多史料为其它汉藏文史书所不载。

猜你喜欢

  • 长孙览

    北周、隋朝大臣。初名善,字休因。河南洛阳人。鲜卑长孙氏(拔拔氏)。魏上党文宣王长孙稚孙,周上党郡公绍远之子。略涉书记,尤晓钟律。西魏大统年间(535—551),为东宫亲信。周明帝(557—560年在位

  • 改订陆路通商章程

    沙俄继《陆路通商章程》取得通商及免税特权后,又提出在张家口设立领事馆,开设行栈的无理要求,企图把张家口变成沙俄对中国内蒙古进行政治、经济侵略的据点。遭清廷拒绝,经过两年多的争执,除坚持张家口不设领事馆

  • 西汉匈奴王。汉景帝中元三年(前147)与于军等率众归附汉朝,受隆重礼遇,被封为桓侯。食邑于易县,属涿郡。

  • 和鄂尔勒克

    ?—1643明末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客列亦特氏。元代翁罕(王罕)后裔,卓立甘鄂尔勒克子。初游牧于额什尔努拉(原苏联乌尔扎尔一带)等地。屡率众迎击沙俄扩张主义势力。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拒绝

  • 西域都护

    官名。宣帝神爵三年(前59)置。为汉驻西域最高地方长官。职责主要为保护屯田,兼护南北两道。官署称西域都护府,治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东策大雅附近)。直属中央政府,由汉廷委派骑都尉或谏大夫担任,秩比2千石

  • 若忽州

    渤海国早期所置州名。《续日本纪》载,渤海第三世王大钦茂于大兴二年(739,一作三年)致日本圣武天皇书中,有“仍差若忽州都督胥要德”云云,是渤海早期已有此州之设。《新唐书·渤海传》所载62州名中无其名,

  • 迪里古

    见“萧敌鲁”(1998页)。

  • 党项马

    马名。党项羌善养马。党项族居住的地斤泽(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东南)、横山(今陕西横山县)、天都山(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西北)一带都是著名产马地区。马多而品种优良,唐代诗人元稹有“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

  • 大清池

    见“阗池”(2386页)。

  • 杂空乃

    旧时西藏则拉宗藏传佛教宁玛教派(红教)寺庙。位于今※米林县南部、纳玉河沿岸的山坡上。为藏族著名的香巴噶举僧人汤东杰布(1385—1464)所创建,伊始属噶举派(白教)寺院。相传汤东杰布应珞巴族首领之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