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布彦泰

布彦泰

1791—1880

清末将领。满洲正黄旗人。颜扎氏。副都统珠尔杭阿子。荫生出身。嘉庆二十三年(1818),授二等侍卫,充伊犁领队大臣。道光二年(1822),擢头等侍卫,调任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旋授办事大臣。后擢喀什噶尔总兵,授伊犁参赞大臣。二十年(1840),擢伊犁将军,命在御前行走,授都统。二十二年,主持垦荒事,加太子太保。于乌鲁木齐垦荒60余万亩。二十三年(1843),以天津添设总兵,奉命调查新疆兵制,以率由旧章、难骤裁改陈疏,被采纳。二十四年,查勘新疆开垦事务,历时一年半,因办理甚确,受嘉奖。同年,升陕甘总督,迅速平定青海之乱。二十七年(1847),授定西将军,率兵镇压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卡外安集延布鲁特与本地维吾尔族人起事。事平,回陕甘总督本任,请撤军需局,将存银28万两分拨新疆各城,被采纳。后因委派人员不实,降二级留任。旋调伊犁参赞大臣。咸丰元年(1851),以俄罗斯请赴伊犁会议通商,奉命拟定章程。二年,授汉军都统。四年,回京。

猜你喜欢

  • 八狄

    古代对华夏北方几个民族的统称。《墨子·节葬下》称:“昔者,尧北教乎八狄”。《尔雅·释地》云:“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郭璞注:“八狄在北”,但未列举名称。

  • 马万信

    ?—1867清同治年间新疆回民起义军首领。经名“牙库尔”。伊犁人。回族。同治三年(1864)九月,率领伊犁回、维吾尔等族人民起义反清。任回族“苏丹”(意为“王”)。曾与维吾尔“苏丹”肖开特共商,通过锡

  • 耶里只

    见“耶里直”(1300页)。

  • 颜札氏

    清代满族女学者。光绪二十四年(1898)至三十六年军机大臣、礼部尚书启秀继室。著有《库雅拉启公秀事略》。

  • 额对

    ?—1652清朝将领。蒙古镶黄旗人。博和罗特氏。世居扎鲁特地方。崇德三年(1638),从军征明,攻安肃县城,先登,因功授半个前程。六年(1641),败明枪栅步营。八年(1643),从征明山东,用云梯攻

  • 牙书

    辽官名。亦作“牙署”。契丹语音译。《辽史·百官志二》谓大、小部族中石烈(相当于“县”的建置,一说意为“乡”)下均设有此官。是位次于夷离堇和※马步的次要官员。

  • 阿的讷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阿济纳河卫。正统(1436—1449)后设。清代有阿济纳河,在盛京将军所辖境内,与恰库站扎穆峪相近。

  • 坎伯

    藏语音译。四川阿坝嘉绒藏族地区百姓给土司官寨支应的一种差役名。给土司当随从、站岗、放哨或守官寨等。由百姓轮流充任,一般每年1次,每次5天。

  • 毗舍那

    即“毗舍耶”(1649页)。

  • 四夷馆

    ①明代职司翻译边疆少数民族及部分外国使臣表章之机构。又称提督四夷馆。明永乐五年(1407)置。初有蒙古、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8馆。每馆置译字生员、通事,通译各族或各国贡使语言、表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