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布笼巴

布笼巴

珞巴族崩尼部落方言音译,意为“结盟为友”。流行于西藏自治区隆子县以南的珞瑜地区。旧时崩尼、崩如诸部落结盟的一种宗教仪式。结盟可在两部落间进行。首先,两部落的代表协商,达成结盟的协议后,双方定下日期。一方的成年男子全副武装,列队至另一方的部落住地。设立盟誓地点的所在部落,要准备一头供盟誓用的大牛和酒肉。当对方盟誓队伍到来时,主人一方的成年男子亦全副武装,列队迎接,妇女前来敬酒。随即在巫师的主持下,双方各派两名代表,用长刀在选定的地点上挖坑,然后把一块预先选定,长约1.5米的石头抬到坑边。接着在巫师念咒后,双方代表挥刀砍牛脖子,取出牛心血,涂满整块石头,双方永不变心,象石头一样千秋永存。随后轮流起誓,双方代表把石头栽立坑内,群众呐喊欢呼。誓毕,双方各保留立誓时所杀牲口的牛角一只,以作凭证。

猜你喜欢

  • 大漠州都督府

    唐代在西突厥地区设置的羁縻机构。又作大漠都督府。高宗显庆三年(658)以葛逻禄炽俟部(一作婆匐)置。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职位世袭。辖地约在今新疆福海县一带(一作在乌隆古河以西地区)。隶北庭都护府管辖

  • 怀朔镇

    见“六镇”(382页)。

  • 可贺敦

    即“可敦”(491页)。

  • 王呼图克图二世

    见“噶桑图登意希达吉”(2505页)。

  • 满族

    民族名。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原称满洲。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以建州、海西女真为核心,吸收散在东北各地女真诸部及其他各族成员而形成的新的民族共同体。其族源可追溯至商、周、秦时的肃慎,汉至两晋时的挹娄,北

  • 仁德皇后之诬

    又作“齐天萧后之诬”。辽朝中期宫内争权事件。仁德皇后名萧菩萨哥,为辽圣宗耶律隆绪皇后。年12,选入宫。统和十九年(1001),册为“齐天皇后”。曾监造清风殿、天祥殿、八方殿,又造九龙辂、诸子车,以白金

  • 库尔缠

    ?—1633后金大臣。满族。钮祜禄氏。祖籍长白山。哈达部都督赖卢浑孙,索塔兰次子,清太祖※努尔哈赤外孙。隶镶红旗满洲。幼年养育宫中,性耿直,嗜学问,受努尔哈赤钟爱。后金天命元年(1616),以学有所成

  • 皇帝寨

    见“上京”(114页)。

  • 也里可沮户

    元代诸色户计之一。蒙、元时称基督教徒和教士为也里可温。元代定户籍,列之为诸色户计之一,享有免除差发徭役的待遇。但有田须交租,经商要纳税。

  • 克雅可

    柯尔克孜族传统拉弦乐器。柯尔克孜语音译,亦译“克雅克”。即二弦提琴。流行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地。琴身约长60—70厘米,用整块松木凿成,琴箱扁圆形,上宽下窄;琴颈细长,琴腹蒙以驼皮(多用小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