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建平蛮

建平蛮

南北朝时建平郡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古称荆蛮,汉代称武陵蛮。传说是※廪君或※槃瓠之后裔。分布在今四川巫山一带。其居地深山险阻,人迹罕至。东晋太兴三年(320),建平夷王向弘、向等内属求拜授,晋元帝以向弘为折冲将军、当平乡侯、亲晋王,并赐朝服。南朝宋元嘉六年(429)建平蛮张雍之等50人朝献。大明(457—464)中,蛮人向光侯攻峡川,为巴东太守王济、荆州刺史朱修之所破,走清江,复与巴东、宜都、天门诸郡蛮共举兵。泰始(465—471)以来,向弘后裔※巴建蛮※向宗头起事,刺史沈攸之断其盐米,终未能克。南齐永明(483—493)初,向宗头复与黔阳蛮田豆渠等5千人举兵,遭巴东太守王图南军攻伐,宗头等烧城退走。其民俗衣布徒跣,或椎髻、或剪发。兵器以金银为饰,虎皮衣楯,便弩射。其后裔分别与汉、土家、苗等族关系密切。

猜你喜欢

  • 马一浮

    1882—1967近代学者、书法家、篆刻家。初名福田,后名浮,以一浮字行,号湛翁、太渊,别署蠲叟、蠲戏老人。浙江绍兴人。回族。幼延师教读于家,后辞师自学。十二岁时考取秀才,被视为神童。曾赴美、日留学。

  • 喀尔喀车臣汗部中左前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跨克鲁伦河。东至华陀罗海,南至多伦呼都克,均接本部中前旗界;西与北接本部左翼左旗及俄罗斯边界。有佐领1。会盟于克鲁伦巴尔和屯盟。首任札萨克为贝子阿南达长子贡楚克,康熙三十六年(1

  • 九姓

    汉族对居于贵州威宁一带白族的称谓。因共有九姓,故称。详见“白族”(596页)。

  • 四亭瑶

    广西南丹瑶区土司统治时的基层组织。传说瑶族最早迁入南丹时,聚居在八圩、关东(今大瑶寨)、哩乌(今瑶里)、岜地,形成四个部落。土司势力浸入瑶区后,基层设亭进行统治,故名。后人对四亭所在地说法不一:有说是

  • 胜纳哈儿

    元朝宗王。又译胜纳合儿、胜剌哈。蒙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弟合赤温曾孙,忽剌忽儿子(一说为忽剌出子)。南宋景定元年(1260)从东道诸王拥戴忽必烈称汗,同年,因功受厚赐,得银5千两,文绮帛各300疋。后

  • 依达雅图勒拉

    见“阿帕克和卓”(1236页)。

  • 桂家

    亦作贵家。南明桂王(永历帝)入缅所遗官族及随从之后裔,明亡后分散于滇西南及木邦一带,逐渐形成桂家集团,经百余年繁衍生息,至清乾隆时(1736—1795)势力强盛,在其首领宫里雁统领下,于木邦开办※波龙

  • 孛罗忽

    见“伯颜猛可”(1092页)。

  • 大窑文化

    内蒙古远古居民遗址。1973年以来,中国考古学家在呼和浩特市郊区保合少乡大窑村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的大规模石器制造场。方圆3平方公里,随处是打造石器的遗迹、遗物,出土了数以千计的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

  • 百粤

    参见“百越”(7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