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忽都合

忽都合

蒙古斡亦剌部首领。又译忽都花、库都喀,或称忽都合别乞。善巫术,称别乞(族长、长老之意,部落首领、萨蛮巫师首领称号)。率部游牧于谦河(今叶尼塞河上游)。南宋嘉泰元年(1201),与哈答斤、散只兀等11部盟于刊河(今根河),共推札只剌部札木合为“古儿罕”,联兵与铁木真(成吉思汗)、克烈部王罕战于海刺儿河(今海拉尔河),兵败。次年,复与乃蛮等部联兵攻战蒙古部,败于阔亦田之地(今哈拉哈河上源处)。后归依克烈部。三年(1203),与札木合等谋害王罕,未遂,逃依乃蛮部。四年,与乃蛮等结盟,复为铁木真败于纳忽山(今鄂尔浑河东、土拉河西),遂率部牧猎于失思吉思(今锡什锡德河)一带。元太祖二年(1207,一说三年),率部归降成吉思汗,并引蒙古军沿锡什锡德河北上,降服斡亦刺其他支系、不里牙惕等10余部。十二年(1217),奉命攻秃马惕部叛军。叛平后,成吉思汗将该部已故诺颜妃子孛脱灰·塔儿浑赐之。自是,斡亦剌势力进入秃马惕故地谦河之八河口。受命统率斡亦剌4千户。有元一代,其后裔历任要职,与蒙古皇室联姻不绝。

猜你喜欢

  • 阿兰泰

    ①(?—1699)清朝大臣。满洲镶蓝旗人。富察氏。初任笔帖式,累迁郎中。康熙十九年(1680),经议政大臣等疏荐,练习部务。“三藩”叛后,专司军机文檄。以勤劳详慎,得旨以三品卿即用。二十年,擢光禄寺卿

  • 十七史

    见“二十四史”(6页)。

  • 木青

    1569—1597明代云南丽江土官。纳西族。字长生,号桥岳,又号松鹤。纳西族名阿胜阿宅。土知府木旺(阿都阿胜)长子。万历二十年(1592),奉命亲领兵征云龙州,以功受奖。二十四年(1596),袭父职。

  • 青海和硕特部

    蒙古部名。清代青海和硕特人专称。首领主要为固始汗、哈纳克土谢图,色棱哈坦巴图尔之裔。清崇德二年(1637)起相继移住,初分左右两翼,由固始汗子10人分领。左翼达延汗、鄂木布、达兰泰、巴延阿布该阿玉什。

  • 塔里卡拉

    见“塔热克”(2158页)。

  • 金景元皇帝

    见“函普”(1560页)。

  • 实古迺

    见“完颜习古迺”(1164页)。

  • 连州守御千户所

    明在广东粤北瑶族地区所设军事机构。洪武二十八年(1395),为了加强对连州“八排瑶”的控制而置,后改指挥同知。

  • 五国城

    古地名。一作五国头城。辽代女真五国部头部越里吉(一说为盆奴里)首领驻地,五国部节度使亦驻节于此。金为胡里改路治所,元为胡里改军民万户府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境;但一说在伯力(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或

  • 参见“晌”(18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