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地方官署名。秩正二品。隶中书省。设治所于大兴(今北京)。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置,兼本路都总管府。二十一年,别置大都路都总管治民事。掌守卫宫阙都城,调度本路供亿,兼理营缮内府诸邸、都宫原庙、尚
藏语音译,又译作“岸奔”,意为“财务官”或“度支官”。唐永徽四年(653)已见史载。香雄地区即设有此官。吐蕃政权建立后,曾设“岸奔榼苏户属劫罗末论”,意为“内府理财官”。在吐蕃占领区河陇及新疆部分地区
吐蕃派遣军形成的部落名。吐蕃赞普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时,曾将吐蕃军队派往甘、青与汉地交界处驻守,并下令:“无赞普命不得返回”。此句之藏语音译即为“嘎玛洛”,该部遂因此而得名。今甘青川交界处
明代回民起义。嘉靖十四年(1535)正月,以马兴为首的甘肃会宁回民首义反明,一举占踞甘南阶州(今甘肃武都县)铁炉山,杀千户王灵凤。陇南数县回、汉人民群起响应。义军依阻山谷,凭高踞险,纵横陇蜀之间。五月
见“乌罗府” (334页)。
清代八世班禅丹白旺秋胞兄。藏族。同治八年(1869),班禅之父丹增汪结病亡。所遗公爵,经驻藏大臣恩麟奏准,例应由其承袭,因其自幼削发为僧,勤习经典,不愿承袭公爵,故赏大喇嘛名号,以便在班禅近身服侍。
唐代在西突厥地区建置的羁縻机构。武则天长安三年(703)左右以突骑施阿利施部置。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职位世袭。辖地位于七河流域一带。隶北庭都护府管辖。
即“必兰纳识里”(633页)。
藏语音译,意为“花朵”。县名。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东南部。雅鲁藏布江纵贯其境。县人民政府驻墨脱村。旧设宗(相当内地县)。约清光绪七年(1881)由西藏地方封建割据势力波密噶朗王建宗并委派宗本(相当内地
古墓名。位于今新疆霍城县古阿力麻城东门外。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别失八里王秃黑鲁帖木儿死后,于次年修建。陵墓全部用砖砌成,作穹窿状,无木柱横梁,有暗梯可以登临。高9.7米,正面宽10.8米,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