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披发

披发

古越人及其后裔壮侗语族诸民族的传统发式之一。亦称被发、散发。流行于古代百越民族分布区域及今两广、云、贵等地。其式:将头发留长,或解开高髻,让头发垂直,披散于脑后,俗称“披头散发”。《韩非子·说林上第二十二》即有“越人被发”的记载。《战国策·赵二·武灵王平昼间居》亦载:“被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淮南子·原道训篇》云:“九疑之南(今两广地区),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象鳞虫。”以后,分布于今两广地区的乌浒人、俚僚、峒僚人,皆存在此发式。

猜你喜欢

  • 纳千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政权中※召片领的随从。狩猎官,负责管理弓箭,兼收特别税。受召片领命参加议事庭会议,为议事庭组成人员。地位次于“四大怀朗”(官名),为“八大卡贞”(官名)之一,在代

  • 心泉学诗稿

    书名。宋末元初之诗集。泉州穆斯林蒲寿晟撰。原集已佚,今本从《永乐大典》检辑,共6卷,诗近300首。其中有130余首写于南宋宝祐至咸淳初期(1253—1270),余多写于元初。对宋末元初旅居泉州的海外穆

  • 哈喇池

    清代新疆湖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为“喀什噶尔所属山川”。《西域水道记》作哈喇库勒。《西北边界图地名译汉考证》作喀喇库里。即今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东北部帕米尔高原上的喀拉湖。

  • 礼部牧厂

    清政府直属牧场之一。位于张家口西北。东至镶黄旗牧厂界,西与北邻察哈尔正黄旗。东西距46里,南北距65里。厂官吏驻查喜尔图插汉地。其地约在今河北省尚义县境。

  • 大康

    辽道宗孝文皇帝耶律洪基年号1075—1084年,凡10年。

  • 堂匪总录

    书名。近代广西农民革命纪事。12卷。清苏凤文撰。内容记述广西“天地会”(民间反清会党)所属各支农民运动状况。为研究近代广西农民及壮族农民革命史的重要参考文献。有光绪十五年(1889)刻本、光绪十六年《

  • 朝节

    契丹民族俗称夏至之日为朝节,是日,妇人进献彩扇,并互赠粉脂囊相贺。

  • 金日䃅

    前134—前86西汉大臣。匈奴※休屠王之子。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其父与昆邪王为汉骠骑将军霍去病所败,丧师惨重,并失匈奴“祭天金人”,恐单于治罪,谋降汉,后毁约,为昆邪王所杀,并其众降汉,与母、弟

  • 光绪广南府志

    书名。地方志书。4卷。清林则徐(1785—1850,字少修,福建侯官人,汉族)等修纂。成书年月不详。卷1记星野、山川、建置、疆域、城池;卷2写学校、风俗、民户、田赋、祭祀;卷3写兵防、邮旅、秩官(附土

  • 哱拜

    ?—1592明朝宁夏副总兵。蒙古族。原居塞外,嘉靖(1522—1566)中,因得罪本部酋长,父兄被杀,本人伏水草中得脱,潜投明宁夏守备郑印。骁勇屡立战功,官至都指挥。万历十七年(1589),加副总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