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达克王统记
书名。原为藏文手抄本。未署撰者姓名。收在德国弗朗克1914—1926年所著两卷集英文版《印、藏古代文物》中的第2卷。前半部记载吐蕃王朝崩溃后,部分吐蕃王族逃往阿里、拉达克情况,但以阿里地区为主,着重记述这些王族传承、重兴佛教,特别记载吐蕃王族自吐蕃末期至18世纪未19世纪初管理阿里及拉达克的历史。后半部则记今拉达克地区王统政教历史。书中涉及许多边疆历史地理史料。从全书看,似非一时一人所撰,有拼集之迹。此书两卷集数年前又有缩印重版本发行。
书名。原为藏文手抄本。未署撰者姓名。收在德国弗朗克1914—1926年所著两卷集英文版《印、藏古代文物》中的第2卷。前半部记载吐蕃王朝崩溃后,部分吐蕃王族逃往阿里、拉达克情况,但以阿里地区为主,着重记述这些王族传承、重兴佛教,特别记载吐蕃王族自吐蕃末期至18世纪未19世纪初管理阿里及拉达克的历史。后半部则记今拉达克地区王统政教历史。书中涉及许多边疆历史地理史料。从全书看,似非一时一人所撰,有拼集之迹。此书两卷集数年前又有缩印重版本发行。
一称乌白盐,池盐名称。产于盐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北)五原的乌池、白池等地。色有青、白二种。青盐品质纯净,稍带青绿色,比白盐为优。西夏建国前,党项人多用与宋朝边民交易谷麦。宋淳化四年(993),太
684—731唐代后突厥贵族。名阙,特勤为官号。阿史那氏。※颉跌利施可汗骨咄禄次子,※毗伽可汗弟。久视元年(700),随叔父默啜可汗征六州胡。神龙元年(705),胜唐将沙吒忠义。景云元年(710),率
吐蕃古代氏族名。始见敦煌文献及碑文,然无具体记述。唯《德乌教法史》有具体载述,系指吐蕃王族直属的6个父系氏族,即:威严的洛及尼雅、尊贵的库与努、严肃的索与波。约形成于唐代,为吐蕃由原始氏族社会向阶级社
南北朝时期北上黄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地名为族称。古代称※荆蛮。南朝齐时属雍州。分布在今湖北蛮河与汴水间。南齐建元二年(480),乘北魏攻齐,※南襄城蛮、司州蛮举兵之机,其首领文勉德(又作文施德)亦举
部分瑶族的称谓。过去一些瑶族长期从事刀耕火种,因地力耗尽,便过山迁徙,故名。解放前居住在广西大瑶山的※盘瑶和※山子瑶就以此名统称。
1802—1852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即松巴呼图克图四世。出生于青海湖地区的布若曲迦。松巴三世圆寂后,被选定为转世灵童,迎入郭隆寺,学习藏文和佛经。后入藏,研习经论,十世达赖喇嘛赐以“额尔德尼堪
匈奴语音译。意为“冢”。《史记集解》引张华语:“匈奴名冢曰逗落。”《史记·匈奴列传》:“其送死,有棺椁金银衣裘,而无封树丧服。”匈奴人对其极为重视,汉昭帝(公元前87—前74年)时,因乌桓掘前单于冢,
见“闾大肥”(1727页)。
?—1641清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瓜尔佳氏,世居安楚拉库地方。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努尔哈赤遣将征瓦尔喀安楚拉库时,归附。后金天命六年(1621),随军克明辽东,授游击世职。天聪三年(1629
过去云南贡山独龙族根据长期生产实践和不断积累物候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一套确定年月的记时系统。从头年大雪封山起到次年大雪封山为一年,把1年分为12个季节月,每月以某一农事或自然现象命名,以某一物候出现为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