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手舞
土家族传统舞蹈。以摆动双手跳舞得名。是土家族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祭祀祖先的活动。每月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日间举行。有“大摆手”和“小摆手”之分,前者合数村寨联合举行,后者各村寨单独举办。舞蹈时,由一人敲打锣鼓,领舞者按节拍,率众人绕击鼓者围一圆圈,双手摆动,翩翩起舞。将象征人类起源、民族来源、迁徙,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狩猎、捕鱼、种地等生产劳动、军事行动、娱乐等70多种动作连在一起,构成丰富多彩、粗犷豪放、刚健有力的舞姿。今贵州铜仁地区仅存“单摆”、“双摆”、“回旋摆”等动作。
土家族传统舞蹈。以摆动双手跳舞得名。是土家族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祭祀祖先的活动。每月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日间举行。有“大摆手”和“小摆手”之分,前者合数村寨联合举行,后者各村寨单独举办。舞蹈时,由一人敲打锣鼓,领舞者按节拍,率众人绕击鼓者围一圆圈,双手摆动,翩翩起舞。将象征人类起源、民族来源、迁徙,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狩猎、捕鱼、种地等生产劳动、军事行动、娱乐等70多种动作连在一起,构成丰富多彩、粗犷豪放、刚健有力的舞姿。今贵州铜仁地区仅存“单摆”、“双摆”、“回旋摆”等动作。
参见“抚瑶土官”(1053页)。
参见“八关”(22页)。
古山名。所指过去有人推测在今西辽河南源老哈河南。南北朝时,从东北重镇和龙(今辽宁朝阳市)至勿吉族境,经此山。
见“阻午可汗”(1259页)。
唐代在回纥地区建立的羁縻机构。※“六府七州”之一府。位于今土拉河上游、肯特山西麓。以同罗等部配合唐军灭薛延陀汗国,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置,以同罗大首领时健啜为右领军大将军、都督。隶燕然都护府
清代通蒙古地区驿道。自京师北行370里至宣化驿,120里至怀安县驿,60里至高山站,60里至聚乐堡驿,60里至大同县站,60里至高山站,60里至左云站,60里至右玉县站,20里至杀虎口站,100里至和
契丹族习俗。详见“讨赛篱”(614页)。
唐朝官员、地方割据者。高丽人。省称“师古”。※李正已孙,父※李纳。受唐册封,屡据齐鲁之地为乱。贞元八年(792)纳死,军中请其代父位,唐授以郓州大都督府长史,复为右金吾大将军同正、平卢及青淄齐节度营田
书名。清赵翼(1727-1814)撰。36卷,附补遗1卷。乾隆六十年(1795)成书。作者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字耘松,号瓯北。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广西镇安知府,贵西兵
随着国际上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和国内蒋介石集团加强反共,盛世才逐渐撕去亲苏、联共伪装,开始靠拢国民党反动派。1942年3月,派人刺杀主张亲苏的胞弟盛世骐后,遂嫁祸于人,勾结国民党共同罗织了一个有苏联驻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