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撒里畏吾

撒里畏吾

古族名。始见于元初文献。亦称撒里畏兀、馺里畏吾、萨里辉和尔;明称撒里畏兀儿;清称锡喇伟古儿、西喇古儿黄番等。“畏吾”、“辉和尔”、“畏兀儿”、“伟古儿”即“回纥”、“回鹘”之对音。“撒里”一说为地名“疏勒”之音变;一说为回纥发源地之河名,《新唐书·回鹘传》谓:回纥“居薛延陀北娑陵水”(一作薛灵哥水,即今蒙古高原之色楞格河),“娑陵”与“撒里”(sarig)音近,可证此说;一说源于宋时的※黄头回纥;一说源于西州回鹘或龟兹回鹘,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族分布于今甘肃敦煌西南、青海柴达木盆地,西至罗布泊、若羌之广大地区。以游牧为生。“居无城廓,以毡帐为庐舍,产多驼、马、牛、羊”。信仰佛教。13世纪初叶,蒙古国征服该地区。后元朝封忽必烈之孙铁木儿不花为“镇西武靖王”,封朵儿只班为安定王镇守其地。一些蒙古部落随诸宗王镇戍边境,进入撒里畏兀区域游物,在与撒里畏兀的长期交往中相融合。14世纪中叶,明朝在此地先后设置安定、阿端、曲先、罕东等卫,封元宗室宁王眩烟帖木儿为安定王。15至16世纪初,各卫因遭受吐鲁番察哈台后王的侵扰,不能自立,相继溃散,请内徙,遂东迁嘉峪关内肃州(今酒泉)及甘州(今张掖)南山一带住牧。

猜你喜欢

  • 喜饶嘉措

    1883—1968近代佛学大师。青海循化人。藏族。幼年在循化古雷寺出家,曾在甘肃拉卜楞寺、青海塔尔寺等处研习佛经,在西藏拉萨考取拉然巴格西学位。曾任十三世达赖喇嘛侍读,主持重刻拉萨版藏文大藏经。民国时

  • 铜禁

    金代有关铜的禁令。以战争频仍,财政紧张,铜钱短缺。铜是铸钱的原料,为确保铸钱用铜,制定许多铜禁。正隆二年(1157)冬十月,初禁铜越外界,悬罪赏格。大定八年(1168),重申禁止销钱作铜令。大定十一年

  • 绥远垦务总局

    民国初年内蒙古西部垦务机构。民国四年(1915) 5月13日经袁世凯政府批准设立。内蒙古西部蒙旗土地,自清末委派大臣贻谷办理放垦之后,历被政府视为生财之道,继续垦地敛租。至是复在原“督办垦务公所”、“

  • 含国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分布于苏滨水(今绥芬河)流域。康宗完颜乌雅束时(1103—1113年在位),该部勃堇(部长)斡豁不听命,康宗于甲申(1104)年遣完颜斡带往治其事,至活罗海川(今牡丹江)撒阿村

  • 海龄

    ?—1842清朝将领。满洲镶白旗人。郭洛罗氏。嘉庆十八年(1813),任张家口守备。随直隶总督温承惠于河北镇压李文成领导的天理教起义。道光十年(1830),由副将擢大名镇总兵,后调正定镇。十五年(18

  • 脱列哥那

    ?—1246元太宗※窝阔台皇后。又译脱列忽乃、秃纳吉纳、朵列格理、秃剌乞纳。乃蛮氏(又作乃马真氏)。一说为太阳罕太不花女。原为兀洼思蔑儿乞部长带儿兀孙妻(一说为蔑儿乞部长脱脱子忽秃妻),宋嘉泰四年(1

  • 赵煜

    ?—1727清代甘肃临洮藏族土司。※赵枢勷子。幼年丧父,由其叔※赵枢赞代掌土司事务。康熙三十一年(1692),袭临洮卫指挥使职,管理土司事务。雍正五年(1727)病卒。

  • 间岛

    地名。所在有二说:一说在朝鲜钟城与稳城间,因图们江分流而形成的小河岛。清同治六年(1867),朝鲜人越江开垦,呼为“垦土”或“垦岛”,遂讹为“间岛”,又称古间岛;一说即图们江流至朝鲜茂山下游左岸光霁峪

  • 扶余故地

    汉至南北朝时夫余国所在地。盛时东至今张广才岭,北达小兴安岭南呼嫩平原,南到辽宁开原县,西约至吉林省白城市至双辽县一线附近。《新唐书·渤海传》所载以扶余故地为扶余、鄚颉二府,实指今东流嫩江和松花江以南地

  • 番社

    台湾高山族聚落组织。参见“社”(11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