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文成文明皇后

文成文明皇后

442—490

北魏高宗文成皇帝拓跋濬皇后。即冯太后。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秦雍二州刺史冯朗女。父坐事受诛,被籍没入宫,由姑母、太武帝拓跋焘之左昭仪扶养。正平二年(452),高宗即位后,选为贵人。太安二年(456),立为皇后。和平六年(465),献文帝拓跋弘即位尊为皇太后。以丞相乙浑专权,遂密与元丕等定策诛之,临朝听政。翌年,平定长安镇将东平王拓跋道符谋乱,使魏政权转危为安。因弘非己所生,难以控制,为长久执政计,于皇兴元年(467)弘子拓跋宏刚一出生,就躬亲抚养,后罢令不听政事。五年(471),迫弘禅位,册命皇太子宏为帝,掌实权。内宠李弈为弘诛杀后,与弘矛盾益深,于延兴六年(476),鸠杀弘,以太皇太后复临朝听政。曾与献文帝、孝文帝主持北魏的一些改革,创立文教制度。天安元年(466),令全国立乡学,郡置博士、助教各2人,学生60人(一说百人)。太和十一年(487),定乐章,非雅者除之。重视对皇室子孙的教育,作《劝戒歌》3百余章、《皇诰》18篇,以教孝文帝等。注意变革旧俗立新制。太和七年(483),令禁止拓跋同姓通婚。从八年至十年,行百官俸给制,创颁均田令、立党、里、邻三长,民籍定户,放松对工商业者控制,解放工奴等等,促进拓跋社会汉化和北魏政权封建化,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史称其“多智谋,猜忍,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顷。”谥文明太皇太后。

猜你喜欢

  • 尼马

    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巫师。有男有女,为人卜算吉凶,以巫术和草药为人治病。可获得少量财物报酬。

  • 察哥

    ?—1156西夏大将。党项人。皇族,崇宗弟。多权略,有膂力。任都统军,镇衙头。贞观三年(1103),建议学宋兵之长,选蕃汉壮勇,教以强弩,平居带兵而锄,临戎分番而进。封晋国王,掌兵政,多有战功。雍宁五

  • 赫特贺

    ?—1858清朝大臣。字蓉峰。蒙古镶红旗人。道光三年(1823)进士。咸丰二年(1852),任库车办事大臣。三年,调驻藏办事大臣。四年,授镶白旗蒙古副都统,仍留藏办事。五年,以廓尔喀派兵扰边,以兵御之

  • 拉托托日宁赞

    吐蕃赞普。又称拉托托日赞。《唐书》作佗土度。藏史传称,因其奉佛,百岁时又生新齿,耳长如佛耳,故名。敦煌吐蕃藏文文书称拉托尼雅赞。赞普托杰托赞之子。《德乌佛教史》载,其母为民女若容萨东杰。据藏史载,相传

  • 湖南苗防屯政考

    书名。清代蒲圻但湘良撰。15卷,卷首1卷。成书于光绪九年(1883),蒲圻本为16册,家刻本7册。作者曾任湖南辰永沅靖道官吏,根据文件、史料及实地勘察材料,撰成此书。内容包括奏摺、纪述、告示、部复等文

  • 契丹官

    又称北面官。契丹王朝对执掌境内契丹及其它游牧民族事务官吏的称呼。契丹建国后,辽太祖晚年征服渤海,太宗时又获燕云十六州,境内民族成份复杂,据《辽史·营卫志》称:“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

  • 云南哈尼族土司区的一种行政区划单位。各土司区里的数目视辖区大小而定。各里设里长1人,管理数十村寨;里长之下设“招坝”或“里老”,辖一至数寨;“招坝”之下设“三伙头”,负责传锣送信,催捐派款。里长不世袭

  • 黑虎羌

    明代羌族部落。主要分布在今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县黑虎乡一带。正统九年(1444),攻围椒园、松溪等堡,其首领多儿太被杀。成化九年(1473),首领夜含等攻破关堡;按察使龚璲统兵破20余寨,降数千人,乃编

  • 嘉纳巴·阿旺洛追嘉措

    1635—1688明末清初藏传佛教高僧。藏族。青海塔尔寺附近达秀部落人。曾任西藏甘丹寺法台,藏语称“法台(金座)”为“赛赤”,故又称“赛赤活佛”,即“金座活佛”。其根本寺院为尖礼县能科地区之拉穆德钦寺

  • 算斡鲁朵

    见“弘义宫”(6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