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斡鲁朵

斡鲁朵

①契丹、女真、蒙古对“”、“室”的通称。亦作兀儿都、斡耳朵、斡儿多、斡里朵等。“斡鲁”为词干,“朵”为表示复数的词尾。其最原始的意思为“坐垫”、“席子”,后引申为座位、位子、居民点等。至辽代以后,则专指皇帝的居处,含有“”、“殿”、“院”以及“首都”等意。《辽史·营卫志》:“居有宫卫,谓之斡鲁朵”。《金史·国语解》:“斡里朵,官府治事之所”。《元史·后妃表》:“其居则有曰斡耳朵之分”。辽朝各帝单置斡鲁朵:太祖置“算斡鲁朵(弘义宫),太宗置“国阿辇斡鲁朵”(永兴宫),世宗置“耶鲁盌斡鲁朵”(积庆宫),穆宗置“夺里本斡鲁朵”(延昌宫),景宗置“监母斡鲁朵”(彰愍宫),圣宗置“女古斡鲁朵”(兴圣宫),道宗置“阿思斡鲁朵”(太和宫),天祚帝置“阿鲁盌斡鲁朵”(永昌宫)。执政之皇后也有自己的斡鲁朵。耶律大石所建西辽都城号虎思斡鲁朵,意为“有力之都”。此词在辽代也指皇帝或重要皇后私有的户口、兵马等一整套宫卫制度。元朝历代帝后也单独有各自的斡耳朵,太祖、世祖的后妃有四大斡耳朵。诸宫各有资产、人户,领取岁赐、五户丝、江南户钞等收入。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明宗死后,分设长庆寺、长秋寺、承徽寺、长宁寺、宁徽寺,执掌其斡耳朵事宜。阿尔泰语系各语族均有此词,如《高昌译语》用汉字所标注的明代回鹘语“”读“兀儿都”;《华夷译语》鞑靼馆杂字用汉字标注的明代蒙古语“”读“斡耳朵格尔”,“格尔”,又作“格儿”,意为“房子”或“家”。《女真译语》用汉字标注的明代女真语“皇宫”读“斡儿多哈安博”,“哈安”为“”的同意异译,“”为“房”之意。说明契丹语、女真语、蒙古语中的此词之同音异译,同一语系中之共语,契丹语最初使用,金、元相沿,仅含义有宽窄之不同。 ②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世宗时(1161—1189),河南统军司令史斡里朵因参与宗室完颜可喜谋乱伏诛。 ③白帐汗国建立者。又译斡儿答。蒙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孙,※术赤长子,钦察汗※拔都兄。初从父西征。约元太祖二十年(1225)父死后,自以才不如弟,推举拔都承袭父封地。成吉思汗死后,于拖雷监国二年(1229)与诸王翊戴窝阔台即汗位。太宗七年(1235),从拔都西征,参与攻掠莫尔多维亚、也烈赞,随右翼进军至孛烈儿(今波兰)。太宗后乃马真称制元年(1242),闻太宗死讯,随弟还师。定宗后海迷失称制三年(1251),与诸王拥戴蒙哥即位。领有拔都分与之咸海东北地方,为白帐汗国,号称左翼,奉拔都为钦察汗国可汗。

猜你喜欢

  • 拜奥礼

    亦称“拜奥”。契丹民族习俗。据《辽史》:“凡纳后,即族中选尊者一人当奥而坐,以主其礼,谓之奥姑。送后者拜而致敬,故云拜奥礼。”(卷116)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之女质古幼曾为奥姑。此俗在今锡伯族中仍有沿习,

  • 萨迦五祖

    藏传佛教萨迦教派对其五位祖师的尊称。五祖之称始于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第五祖※八思巴为帝师大宝法王时。初,乌思藏款氏家族贡觉杰布于藏历水牛年(宋熙宁六年,1073)建萨迦寺,任本寺座主,其后继任

  • 灭里部民暴动

    元顺帝朝蒙古牧民起义。灭里部隶属汪古统治者领地内,在红巾军大起义影响下,于至正十八年(1358)九月,爆发反抗赵王暴政的起义。起义者攻进王府,杀死赵王的替身观音奴,赵王八都帖木儿仅因化装出逃才得以幸免

  • 丁未防城之役

    见“钦廉防城起义”(1670页)。

  • 英俄尔岱

    1596—1648清初大臣。满族。他塔喇氏。世居扎库木(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下营子赵家村西南伊尔登河西岸)。岱图库哈理孙,多罗额驸诺裔谟多子。初任佐领,隶正白旗满洲。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初,于萨尔浒(

  • 砍木契

    苗族契约。又称砍木缺。苗民典卖产业时,无文字契约。甲乙当事者请中人为证,取木用刀砍之成缺。中人授之甲或乙为契。缺之多寡,视典卖价之多寡而殊。由卖方砍木授于买方,以1缺为10,若用百金则砍10缺。

  • 目脑脑

    又称木脑。过去景颇族地区最隆重的祭典仪式,即祭“木代鬼”。木代鬼被视为最大的“家鬼”,又是“天鬼”之一,权力最大,只有山官才能供奉。一般四五年祭一次,每次行祭数日,由山官主持,举祭时辖区内百姓都得参加

  • 纳欠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政权中的簿记官,兼理司署内的招待及会计事宜。地位次于“四大怀朗”(官名),为“八大卡贞”(官名)之一,在代表等级地位的※“田官等级”中,属“二十田级”,领有俸禄谷

  • 孟革卜卤

    见“猛骨孛罗”(2078页)。

  • 亦怜真

    ①(?—1314)元朝大臣。蒙古克烈氏。湖广行省左丞相※也先不花长子。世祖(1260—1294年在位)时,侍太子真金于东宫,为家令。仁宗(1311—1320年在位)时,拜银青荣禄大夫,累官湖广行省左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