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施滉

施滉

1900—1933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字动生,化名同天、赵森、赵晋生、老罗、赵大等。白族。云南洱源县古槐村人。1913年随父施德培(原名赵怀清)至昆明,考入云南省军医学校。1916年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该校。翌年,又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作插班生,与冀朝鼎、徐永煐、周培源等同级。在学校图书馆兼做学生助理,以资学业。1918年,与冀朝鼎等成立“暑假修业团”,出版《修业杂志》,响应和宣传新文化运动。1919年,因积极参加北京大学等发起的“五四”爱国运动,一度被北洋政府逮捕。次年,“暑假修业团”改为“唯真学会”,任会长。1923年,成立以政治救国为宗旨的秘密组织“超桃”,任负责人,主编《清华周刊》。同年,被选为学校学生会会长,并担任“改组董事会全权委员会”主席。1924年初毕业赴美留学前夕,与徐永煐等专程至广州拜见孙中山和李大钊。回北京后,主张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秋至美国,入斯坦福大学攻东方史。1926年,参加美共领导的“反帝大同盟”,研习马列主义。1927年3月,加入美国共产党,秘密成立美共中央中国局,任书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连续发表十大宣言,声讨蒋介石,并解散旧金山等地的国民党支部,遂遭国民党政府通缉。1928年,完成论文《孙中山》,获硕士学位。旋被美共中央派往古巴、加拿大,在华侨中组建共产党。翌年,被派往苏联学习,并在少年共产国际及所属工人学校作翻译。1930年从莫斯科返上海,在中共中央翻译科工作。1931年赴香港,任海员工会秘书,曾与蔡和森等一起被捕,经营救出狱后至上海从事工会工作。不久被派往北平(今北京),先后担任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长、书记职务。1933年冬,在北平艺专开会时,因叛徒出卖被捕,壮烈牺牲,年仅33岁。美国共产党为缅怀他,把每年的1月1日定为施滉纪念日。1949年,北平解放,清华大学在图书馆门厅内刻碑纪念:“他是清华最有光荣的儿子,他是清华最早的共产党员,他为解放事业贡献了生命,施滉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1986年为纪念其毕业60周年,又在清华第三教室立烈士浮雕头像。

猜你喜欢

  • 七牛婚姻制

    过去贵州青瑶一种婚俗。清同治以前,青瑶盛行姑舅表婚制,姑家女儿必须嫁给舅家儿子,造成人丁不旺,后允许外甥女外嫁,但娶她的人家,上户得交给其舅家牛9头,中户交8头,下户最低也要交7头,故称。因代价过高,

  • 王大臣会议

    即“议政王大臣会议” (615页)。

  • 孜拉扎

    参见“孜洛布扎”(1265页)。

  • 姜映芳

    1833—1862清咸同年间侗族农民起义首领。又名姜应芳。贵州天柱县织云乡坌溪寨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父亲因无力缴纳皇粮入狱,迫害致死。祖父和母亲亦因无力偿还地主债务,惨遭毒打身亡。故自幼对官吏

  • 定瞻厅志略

    书名。张继纂,未刊印,有抄本行世。光绪年间(1875—1908)瞻对土司反对驻瞻藏官苛虐民众,瞻、藏间纠纷遂起,四川总督藉此进剿瞻对,著者率军应援,办理善后,遍历瞻境,考其形势,详其制度,编为此志。分

  • 蒙古概况与内蒙古自治运动

    书名。方范九撰。分上下编。上编述蒙古概况,分7章,包括蒙古的历史、地理、社会、盟旗制度,以及管理蒙古的行政机构。下编述内蒙古自治运动,分9章,叙述自治运动的起因、酝酿和发展,以及国民党对蒙政方案及其处

  • 彭正

    明代湖广南渭州土官。字天元。土家族。南渭州(今湖南永顺县西南)土知州彭世忠子。袭土知州职。万历二十七年(1599),奉调从征播州(治今贵州遵义市)。泰昌元年(1620),偕妻蓬氏率土兵勤王辽东,10余

  • 不怜吉歹

    见“卜怜吉歹”(20页)。

  • 赤山

    汉代乌桓人所敬仰的圣山。据《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位于辽东西北数千里处。一说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北。其俗:人死,称死者神灵归赤山,如汉人言死者魂神归泰山。

  • 史昕

    见“阿史那昕”(12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