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普洱茶

普洱茶

云南西双版纳傣、哈尼和基诺地区出产的具有悠久历史的名茶。用大叶种茶树茶芽制成的青茶,经发酵加工而成,外形条索肥壮,汤色红浓,香气纯厚,性温和、口感好。明万历(1573—1620)末年,谢肇淛在《滇略》卷3中首用此名:“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所谓“普茶”,并不产于普洱,而是出于西双版纳傣、哈尼和基诺地区的大小数十个茶山,因普洱是当时茶叶的集散地,故名。历宋元明不断发展,至清代已远销国内外,尤为藏族人民所喜爱,遂为世人皆知的普茶,也是该地各族人民的重要经济收入。清檀萃《滇海虞衡志》:“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产而资利赖者也。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银粮矣”。清代茶叶运销的最盛期每年约计8万担。雍正间(1723—1735),清曾设关征收茶税。清时为贡茶,以拥有此茶为衡量皇室成员显贵的标志之一。此茶具有药效,有醒酒、消食化痰、清冒生津之功。

猜你喜欢

  • 通吉雅江

    见“佟佳江”(1095页)。

  • 预笃温稍瓦直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名。属承天皇太后※崇德宫。又,是宫下尚有一抹里名“赁预笃温一腊”。“稍瓦直”又译作“稍瓦只”,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一抹里名“浑得移邻稍瓦只”,景宗※

  • 跋黑

    完颜部孛堇(部落长)。亦作孛黑。女真完颜部人。金景祖※乌古迺异母弟,世祖※劾里钵叔父。辽道宗咸雍十年(1074),乌古迺死后,因未能承袭部落联盟长,心怀异志,暗结党羽,与乌古迺子新任联盟长劾里钵对立。

  • 茶山

    见“喇期”(2203页)。

  • 蒙衮

    ?—1643清朝将领。蒙古族。扎赉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七世孙。天命九年(1624),归后金努尔哈赤,赐号达尔汉和硕齐。天聪八年(1634),从征明大同,破堡4。崇德二年

  • 撒班

    ①见“耶律挞不也”(1326页)。②见“耶律阿思”(1314页)。

  • 热兰遮堡

    见“台湾城”(649页)。

  • 甲勒参得沁

    ?—1791清四川明正土司。藏族。乾隆三十七年(1772),率所属人众随清军征金川,奋勇出力,加恩赏戴花翎,并赐“佳木拜屯”名号。四十一年(1776),平定金川后,赴京朝觐,赐冠服。卒,子甲木参诺尔布

  • 河东长官司

    清代四川彝族土司名。彝名“尼木立立土司”。远祖普卜为大理彝民,宋末降附蒙古军后随征建昌(今四川西昌)。至元十六年(1279),特授建昌世袭镇国上将军、建昌宣慰使司(罗罗斯宣慰司)宣慰使,遂在此设衙定居

  • 大牂夷种羌

    羌的一种。居今川西和青海省东部,有夷有羌。东汉永元六年(94),首领造头率种人50余万口从蜀郡徼外内属,东汉政府拜造头为邑君长,赐印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