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木杆可汗

木杆可汗

?—572

南北朝时突厥汗国可汗。又作木汗可汗、术汗可汗,亦作突厥大伊泥温木汗或阿史那木可汗。名俟斤,又名燕尹、燕都。阿史那氏。突厥汗国创始人※阿史那土门可汗子。西魏废帝二年(553),乙息记可汗科罗卒,嗣立,号木杆可汗。以智勇著称,务于征伐。继位后,率兵破柔然,迫邓叔子逃西魏。恭帝二年(555),西魏为结好突厥,收缚邓叔子以下3千余人,付突厥使者,尽斩于青门外。柔然汗国亡,突厥汗国代之君临漠北,移牙于郁都金山(又作于都斤山,今杭爱山支脉),自诩为漠北游牧民族最高汗权的合法继承者。次年,联兵西魏攻破吐谷浑,虏其主夸吕之妻及大量珍物。与西魏和好关系日增,势力日盛。进而东破契丹,北并契骨(黠戛斯),并于北周保定二年(562)至天和三年(568)与波斯联军破西域大国哒,杀其王。以乌浒水为界,瓜分其地,“威服塞外诸国”(《北史·突厥传》),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及康、安、石等葱岭东西诸城国均归服,其疆域东自辽海(今鸭绿江),西至西海(今里海,一说咸海),南起沙漠,北达北海(今贝加尔湖),五六千里,为突厥鼎盛时期。在位期间,结好北周。在北周、北齐相争中,奉行厚周薄齐政策,屡遣使北周,贡献方物,并以女许武帝宇文邕。保定三年(563),率骑20万(一说10万)与周将杨忠联兵伐齐,次年会攻晋阳(今山西太原),掠获甚众。天和二年(567),遣使罗莫缘送女于周。终其一世,与北周始终保持和好关系。

猜你喜欢

  • 召其乃耳札萨克旗

    见“和硕特西右翼中旗”(1453页)。

  • 妙因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大通寺。在甘肃天祝县境内。明正德六年(1441)建。属鲁土司管辖。与东大寺、西大寺、古城寺、嘎达寺、宣化寺、塔尔寺、宗家寺、显教寺等8寺院共组成一寺院群。经清朝3次扩建,成为青海、甘

  • 滇游记

    书名。一名《云南纪游》。1卷。清陈鼎撰。约成书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前后。多记云南山川、草木及古迹,略于人事,凡50余条。其中大理地区资料较详,约占全书之半,系录自《洱海丛谈》。对研究大理白族地区

  • 市舶抽分

    元代赋敛形式之一。指对舶货征收一定比例的实物税。见“抽分”(1364页)。

  • 47—165高句骊国第六世王。小名淤漱。第二世王类利之孙;父再思,为古邹加;母夫余族人。汉建武二十九年(公元53年)慕本王被杀,子孙不肖,国人迎立之为王。时年7岁,母摄政。在位时,继续兼并邻近诸部,巩

  • 斡覩只群牧所

    见“诸抹”(1951页)。

  • 宣统崖州志

    书名。清钟元棣修,张隽、邢定纶纂。成书于宣统年间(1909—1911),民国三年(1914)铅印本。共22卷,门类设置仿《琼州府志》,依次辑录舆地、建置、经政、海防、黎防、职官、选举、宦绩、人物、艺文

  • 秃忽思

    见“耶律希亮”(1313页)。

  • 扯扯干

    见“阇阇干”(2105页)。

  • 洛毛竜

    旧时基诺族的宗教节日。基诺语音译,意为“祭大忌日”,汉称“祭大竜”。每年播种前举行,共3天。因播种日期由各村社长老※卓巴、※卓生占卜决定,故各村社节日的具体日期不一,一般在3月雨季到来之前。届时由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