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珣

李珣

五代时文学家、医学家。字德润。祖籍波斯(今伊朗)。唐末其先人经商入蜀,定居梓州(今四川三台县)。善诗词,著有《琼瑶集》,己佚。《全唐诗》收录其诗54首。《花间集》收录37首。《全五代词》收录3首。其诗词感情细腻,构思奇巧,为时人所称道。兼通医药,著有《海药本草》(亦称《南海药谱》) 6卷。该书补充了《神农本草》、《名医别录》、《唐本草》等历代药书的不足,纠正了此前药书认为迷失香“性温无毒”,庵摩勒“甘寒无毒”等错误说法。还介绍了《唐本草》等书所没有的15种海外药物,有车渠、金钱钒、波斯白矾、瓶香、宜男草、藤黄、师草子、莎木面、返魂香、海红豆、落雁木、奴会木、无名木、海蚕、海红豆、落雁木、奴会木、无名木、海蚕、郎君子等。明代李时珍在编修《本草纲目》时曾参阅是书。该书已佚。陈垣依据《永乐大典》,辑录有手抄本。

猜你喜欢

  • 黑谷路

    元代驿站名。俗称“辇路”。为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4驿路之一。元朝皇帝每年夏初从大都至上都避暑,多走此道。共18站:从大都出发,经大口(今海淀北境)、黄堠店、皂角(约今太平

  • 胡母里

    契丹遥辇氏部落联盟后期首任执政官。审密氏人。姓萧,为北府宰相萧敌鲁五世祖。痕德堇可汗时,曾出使唐朝,被扣留幽州,后遁归国,任决狱官,是为契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新职任,子孙世袭。不日而卒。景宗保宁五年(9

  • 冉闵

    ?—352十六国时期冉魏创建者。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县西北)人。因父瞻被后赵石虎收为养子,遂改姓石,为石虎养孙。以骁猛果锐,拜建节将军,封修成侯,历北中郎将、游击将军。后赵太宁元年(

  • 阿乌厚

    哈尼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信仰的鸡蛋卜。为“贝马”(巫师)判断疾病的主要方式。将鸡蛋打破,倒在碗里,观察蛋白的泡沫,蛋黄的纹理,以判断吉凶。

  • 牙吾塔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疡疮”之意。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纥不烈牙吾塔。

  • 只罕帖木儿

    伊儿汗国第十四代汗。蒙古孛儿只斤氏。※阿八哈汗曾孙,阿剌弗朗子。元顺帝至元元年(1335),不赛因汗死,无嗣,诸王争立,内乱迭起。五年,被札剌儿部人洒克哈散等拥立为汗,别号也速丁,据有报达(今伊拉克巴

  • 施望千

    唐代施浪诏王室。乌蛮。※施望欠之弟。居牟苴和城。及本诏为南诏王皮逻阁(蒙归义,728—748年在位)所破,王城被夺占后,北走吐蕃,被立为诏王,置于剑川(今云南剑川县南),拥众数万。卒,孙傍罗颠嗣。参见

  • 道园学古录

    书名。元虞集撰,门人李本编。50卷。内《在朝稿》20卷,《应制稿》6卷,《归田稿》18卷,《方物稿》6卷。作者为元中期著名文士,历仕7朝,先后任集贤修撰、翰林直学士、国子祭酒、奎章阁侍书学士。生平著述

  • 刘志直

    西夏大臣。夏仁宗时(1140—1193)官翰林学士、武功大夫。乾祐元年(1170)正月,奉使贺金国正旦。工于书法,且善制笔,取西北地区所产之黄羊尾毫为笔,国中多效之,遂以为法。

  • 巴哼

    部分瑶族自称。分布在贵州黎平、从江、榕江和广西三江、龙胜、临桂、融安等地。他称“八姓瑶”。操“布努话”,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