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格斯贵喇嘛

格斯贵喇嘛

清代蒙古地区寺庙的僧职名。亦作格思贵。管理寺庙、札仓庶务和杂务,有的还兼管教务和戒律,教授经典和督察喇嘛念经,手执法杖,对不守戒律规定的僧人予以责打。也负责处理僧众的一般纠纷,实际是寺庙的执法者。地位在※德木齐之下。配有随从班第1人、服役1人,月饷银2.8两、米1.5石。

猜你喜欢

  • 京兆府路

    金代行政区划建置。熙宗皇统二年(1142)以宋永兴军路并置,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辖京兆府;节镇州1:同州;防御州一;华州;刺史州4:商、虢、乾、耀。各府州共辖县36、镇37。全路共有278626

  • 打拉

    僜语音译。解放前西藏察隅地区僜人使用的一种铁砍刀。是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和防身武器。多由相邻地区传入,部分自行加工。刀长约50厘米,宽约8厘米。用长方形木板刻出凹槽,每隔约2厘米绕数道细铁(铜)丝,即为刀

  • 阿答里急

    蒙古尼伦诸部之一。又作阿答儿斤、阿答儿乞、合答儿斤、阿大里吉歹、阿答里吉歹。与成吉思汗所出孛儿只斤氏同源,皆出自孛端察儿(成吉思汗十世祖)。据《元朝秘史》,为成吉思汗六世祖海都堂弟阿答儿乞歹后裔,依《

  • 丁自申

    1521—?明代官员、经学家。字朋岳,号槐江。福建晋江(今属泉州市)人。回族。嘉靖二十八年(1549)中举。次年登进士,授南京工部营缮司主事,进虞衡司郎中。出守四川顺庆府(今四川南充市),缓征宽徭,赈

  • 觉罗伊桑阿

    蒙古名医。精通正骨。乾隆(1736—1795)中,以正骨起家,至钜富。被选隶上驷院。门徒甚众,其授徒法与众颇异,将笔管削为数段,令徒众包以纸,用手摩挲,使其节节皆结合,如未断,依法接骨,皆奏效。曾屡为

  • 喀巴什

    参见“前锋”(1742页)。

  • 刘文正

    1899—1939革命烈士。河北省定县人。回族。早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曾在北洋军阀部队担任连长。1931年“9·18”事变后,因不满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退伍。1935年受当地中共地下党员肖秉钧影响参

  • 察洼冈

    参见“桑昂曲宗”(1965页)。

  • 朋勐

    傣语音译。即全勐议事会。旧时西双版纳勐笼土司的一种较原始的民主议事会组织。除※“朋贯”(贵族议事会)的官员等参加外,还有叭管勐(陇、播的地区头人)、召火西(火西的头人)、村寨头人、陶格(乡老)和村寨群

  • 晟丰祐

    817—859唐代南诏第十世王。又作劝丰祐、丰祐。乌蛮,姓蒙氏。劝利晟之子(一作※寻阁劝子;劝利晟弟)。史称果敢,善抚众。长庆三年(823,一作长庆四年),劝利晟卒,嗣位。穆宗使京兆少尹韦审规持节临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