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

中国西北古族名。自称盍稚。关于其族源,主要有两说:一说氐、羌同源而异派,认为殷周时,氐族尚未从羌人中分化出来,甲骨文虽有“”字,但含“絜带”、“征发”之意,并非族称,春秋战国时,始作为族称;一说氐、羌虽自古关系密切,然而从来都是两个不同民族。秦汉之际,分布于今陕、甘、川交界的白龙江、西汉水、岷江、嘉陵江等流域。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能织布,善田种,畜养猪、牛、马、驴、骡等,大多住板屋土墙。有本族语言,妇女编发,衣服尚青绛。部落众多,名目不一,因地而异,有白马氐、清水氐、略阳氐、临渭氐、沮水氐、汧氐、隃麋氐等,又以服色而名之为青氐、白氐,还有蚺氐(一说即赤氐)等。诸部分立,各有王侯和豪帅,多受中原王朝封拜。其中最大的一部,称白马氐。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汉朝在氐族地区设汶山郡(治今四川藏汶羌族自治县北)、武都郡(治今甘肃西和县南)。后部分徙至汧水、陇山左右,或被迁至河西酒泉一带。东汉末至三国时期,氐人及其地区成为魏、蜀争夺的对象,曹魏将其大量迁至关中、陇右。西晋时,氐人除居武都、阴平两郡外,还在京兆、扶风、始平及天水、南安、广魏等郡形成两个分布中心,既保留原有部落组织,又受郡县管辖。后有部分氐人向关东河北地区迁徙。由于与汉族等错居杂处,受中原地区文化影响颇深,逐渐着汉服,操汉语,从汉姓,“婚姻备六礼,知书疏者日多”。西晋至南北朝时期,※清水氐杨氏曾建※仇池政权,※临渭氐苻氏建立※前秦,※略阳氐吕氏建立※后凉。尤以前秦苻坚为最强,曾一度统一北方,采取措施恢复社会经济,促进汉化。在十六国时期产生很大影响。至隋,氐族多逐渐融合于汉族。部分居住在四川北部及甘肃东南部的氐人,因地理环境特殊,在唐蕃长期和战不定中,未被双方同化。一说今四川平武、南坪及甘肃文县等地的白马藏人可能是其遗裔。

猜你喜欢

  • 离宫

    西夏宫名。夏天授礼法延祚十年(1047)景宗夺子宁令哥之妻没 氏,闻子有怨言,乃役丁夫数万,于贺兰山之东兴建。规模宏大,台阁高10余丈,元昊日与诸妃游宴其中。今贺兰山大水沟口遗址约即此宫主体,残存宫殿

  • 普颜

    ?—1337元朝大臣。字君卿。畏兀尔人。赵国公爱全之子。幼事北平王那木罕,以功授石城县达鲁花赤。后为爱育黎拔力八达(仁宗)潜邸宿卫,补东宫必阇赤(书史)。仁宗(1311——1320年在位)即位,拜监察

  • 松林

    ?—1900清末官员。满洲镶黄旗人。巴雅尔氏。由笔帖式累擢给事中。出知临安府,升云南粮储道,晋山东按察使、布政使。内擢顺天府府尹,因病解任,旋起为内阁侍读学士。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犯北

  • 汉书

    纪传体断代史书。又名《前汉书》。东汉班固(公元32—92年)撰。120卷。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官兰台令史、中护军。其父班彪曾作《后传》65篇以续补《史记》,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

  • 清水河子之战

    新疆伊犁人民抗击沙俄侵略的一次战役。清同治十年(1871)四月,沙俄侵略军在夺取克特缅村后,继续内犯。将部分兵力调往伊犁河北,与从喀帕勒增调之军会合,五月十一日(6月28日),夺取阿肯克特。十三日分兵

  • 辽文补录

    书名。黄任恒辑。成书于1919年。不分卷。内容有诗、词、谣谚、诏谕、册诰、表状、书牒、论、序、碑记、祭文、杂文等。附录《辽文最叙目》。主要是补《辽文存》所缺之文,共有70余篇。黄氏辑此书时未见到王仁俊

  • 洁实弥尔

    1253—1315元朝大臣。畏兀儿人。野薛涅之子。年18,与兄兀玉笃实赴京,受世祖命,侍太子真金于东宫。后任同知延庆司事,掌东宫佛事。厚金不贪,善守机要,屡受重任。真金卒,留事太子妃阔阔真。成宗即位,

  • 嘻玛

    珞巴族崩尼、崩如等部落对阶级(阶层)的称谓之一。又作嘻玛卜。珞巴语音译,“嘻玛”意为“穷”、“贫”,“卜”意为“人”,即“贫穷阶级”、“贫困户”。※“特列多崩”占有的各项财产如奴隶、牲畜、妻子、土地、

  • 不卒禄

    即“颉跌利施可汗”(2166页)。

  • 升允

    1858—1931清朝大臣。字吉甫。号素庵。蒙古镶蓝旗人。光绪举人。光绪二十六年(1900),为山西按察使、布政使。后历任陕西布政使、巡抚、江西巡抚。三十年(1904),调察哈尔都统。次年,任陕西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