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实弥尔
元朝大臣。畏兀儿人。野薛涅之子。年18,与兄兀玉笃实赴京,受世祖命,侍太子真金于东宫。后任同知延庆司事,掌东宫佛事。厚金不贪,善守机要,屡受重任。真金卒,留事太子妃阔阔真。成宗即位,擢嘉议大夫,晋资善大夫、同知宣政院事,兼领延庆使,约束甚严,后因侍成宗于病榻有功,进荣禄大夫、宣政使,领延庆使。至大(1308—1311)间,以先朝旧臣,仍领延庆使。延祐元年(1314),议封其为国公爵,固辞,遂升延庆司为正二品以褒之。卒,赠太师,追封齐国公,谥文忠。
元朝大臣。畏兀儿人。野薛涅之子。年18,与兄兀玉笃实赴京,受世祖命,侍太子真金于东宫。后任同知延庆司事,掌东宫佛事。厚金不贪,善守机要,屡受重任。真金卒,留事太子妃阔阔真。成宗即位,擢嘉议大夫,晋资善大夫、同知宣政院事,兼领延庆使,约束甚严,后因侍成宗于病榻有功,进荣禄大夫、宣政使,领延庆使。至大(1308—1311)间,以先朝旧臣,仍领延庆使。延祐元年(1314),议封其为国公爵,固辞,遂升延庆司为正二品以褒之。卒,赠太师,追封齐国公,谥文忠。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置。此卫《满洲源流考》所记与永乐六年(1408)正月设置之察剌秃山皆作察尔图山卫。
见“五姓蕃”(263页)。
①珞巴族崩尼、崩如等都落对氏族首领的俗称。亦作聂德布。珞巴语音译,意为“长者”、“有权威”、“主人”等。一般自然形成。由有德才、办事公正、能言善辩、富有生产经验并有威望的人充任。负责处理氏族或村寨的日
1571—1640明末青海高僧。藏族。系塘让寺修建者。20岁赴卫地求学,获得林赛噶居学位。29岁任哲蚌寺之嘉哇喇嘛。34岁回到多麦地区。万历四十七年(1619),按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法旨和赐予之寺院
1374—1434藏族高僧。前藏堆章人。宗喀巴弟子。初从直贡巴闻习诸法,以众密乘为上师,研习布敦大师论著,后顶礼宗喀巴,闻习显密教法。恪守戒律,深明律藏,并教宗喀巴其他弟子。辞甘丹寺法台,让于贾策杰,
见“车里军民宣慰使司”(282页)。
景颇语音译,意为“总头领”。景颇族传说时代的英雄人物。当时居住在“阿桑龙布”,即“石岩洞”,传说该地在今恩梅开江、迈立开江流域一带。教会人们使用各种石器工具,以竹筒、石锅烧水煮饭,用坚硬的络络草杆射杀
靺鞨诸部之一,后为黑水靺鞨16部中的一部。《新唐书》接窟说部后称,“稍东南行十日得莫曳皆部”,史界对“稍东南”指从黑水部还是窟说部理解不一,所在今有众说,一说约在今库页岛东南部,一说在库页岛南部和锡赫
藏区民间佛教石供之一。原为藏族民众设置的界址及计算里程的标志。在藏区之民居处、道路、码头、山口、林间要道等处多有之。藏民将石块、石板等堆放在一起,往来行人,每每投放一块至数块,积少成多,久成石堆。藏传
西域古地名。见《魏书·西域传》。《洛阳伽蓝记》作钵卢勒,《高僧传·智盌传》波崙。《大唐西域记》钵露罗。《新唐书》大勃律、布露。清《西域图志》博洛尔。即今克什米尔巴勒提斯坦。当地居民属藏族,操藏语。号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