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佛
云南地区信仰小乘佛教的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族信徒,灌浴佛像的一种传统宗教仪式,于泼水节的第一天中午举行,为泼水节的序曲,届时,从殿内搬出佛像,置于院中,泼清水为佛洗尘,象征去除一切污秽,迎接新的开端。不能搬动的大佛象,则在寺内泼水冲洗。之后始开展各种群众性活动。
云南地区信仰小乘佛教的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族信徒,灌浴佛像的一种传统宗教仪式,于泼水节的第一天中午举行,为泼水节的序曲,届时,从殿内搬出佛像,置于院中,泼清水为佛洗尘,象征去除一切污秽,迎接新的开端。不能搬动的大佛象,则在寺内泼水冲洗。之后始开展各种群众性活动。
官名。清代在四川、甘肃等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世袭武职土官,以当地头目充任,秩正五品。颁给印信、号纸,有不颁发印信仅给号纸者。职责是守土安民,修职贡,供征调,维持治安,惩办抢劫、偷盗和不法者。拥有土兵,有事
先秦时期狄人的一支。西周幽王八年(前774)即见于记载。初分布于西周之北,即今陕北和晋西一带。春秋时成为白狄中最强大的一支,东邻赤狄,奉赤狄潞氏为盟主,建北狄政权。北狄分裂后,长狄赤狄先后被华夏诸侯所
明代贵州水西宣慰司(治今黔西县)宣慰使。彝族。阿写子。隆庆(1567—1572)至万历五年(1577)间任职。史称淫虐。因家务之争杀原宣慰使安万铨之子安信,安信之兄安智告其谋反,并密结永宁宣抚使奢效忠
1523—?明代蒙古右翼鄂尔多斯部领主。蒙文史籍作拜桑固尔(朗)台吉、巴雅斯呼朗诺颜,汉文史籍简译作狼台吉。孛儿只斤氏。※吉囊次子,※吉能弟。领扣克特锡包沁和乌喇特图伯特两部,为鄂尔多斯右翼中旗的始祖
见“牯脏头”(1665页)。
明代云南元江傣族首领。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元置元江路为元江府(今云南元江县)。十七年,入朝贡象,封元江知府,赐袭衣冠带。十八年,置因远罗必甸长官司隶之,以土酋白文玉为副长官。二十年,以麓川扩张
见“忽秃”(1485页)。
?—1230金大臣。一名翼,字伯扬。女真族。完颜氏。至宁元年(1213)策论进士。累迁应奉翰林文字,权监察御史。翌年,金宣宗迁都南京(今开封),继召留守中都(今北京)的太子守忠亦赴南京,他力谏留太子共
书名。明王宗载撰。2卷。成于万历八年(1580)。是书有向达在法国巴黎访得东方语学所藏《四夷馆考》抄本,罗振玉将其收入《东方学会丛书初集》。内容包括四夷馆所译诸夷(即少数民族)建置、沿革、山川、险易、
清代札萨克旗之一。清廷以吐鲁番维吾尔族人所建的旗分。准噶尔势力崛起后,吐鲁番即处于准部统治者的控制之下。康熙五十九年(1720),吐城大阿珲额敏和卓等代表民愿遣使向清请求内附。雍正三年(1725),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