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海凤阁

海凤阁

1906—1942

八路军干部、烈士。河南睢县人。回族。幼家贫。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小学,任小学教员。1928年夏,考入冯玉祥创办的开封无线电专业学校,毕业后,分配到鹿钟麟部从事电台工作。后编入冯玉祥国民革命军第26军74旅,在宁都随赵博生、董振堂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五军团第十五军无线电台二十分队队长。1932年调红一军团团部任电台大队长。在1933年春的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率战士抓获敌59师师长陈时骥。1934年10月,随红一方面军一军团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任八路军抗日前线总指挥部三科(通讯)科长兼通讯营长、无线电台大队长,战斗在太行山区。1942年5月在河北省沙河与日寇战斗中牺牲。

猜你喜欢

  • 大青山骑兵支队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党组织根据1938年11月2日《中共中央关于绥蒙工作的决定》所建立的一支骑兵队伍。配以游击战中缴获的战马,及向群众购买马匹、鞍具,训练新兵,掌握骑兵作战技术,建立骑兵支队。当时以绥中、

  • 嗸笼答剌万户

    元代乌思藏地区万户之一。宣政院所辖乌思藏地方官职名。世祖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亦称释教总制院),命八思巴国师(后升号帝师)领院事,管理全国释教及吐蕃事务。二十五年(1288),总制院改名宣政院

  • 西宁招垦章程

    为承领青海西宁地方开荒之蒙、藏族制定之规定。清雍正十年(1732),青海办事大臣达鼐奏准试办农场后,百余年间,垦荒政令流于形式,群众自动垦殖,官方为避免纠纷,光绪十年(1884)禁止垦荒。三十四年(1

  • 耶律直鲁古

    ?—1213西辽国主。1177—1211年在位。契丹族。西辽创建者※耶律大石孙,仁宗※耶律夷列次子。父卒于绍兴十三年(1163),时年尚幼,由姑母承天太后普速完称制权国。崇福十四年(1177),普速完

  • 阿旺罗布藏称勒饶结

    ?—1900清代西藏第穆呼图克图九世。藏族。西藏工布地区黄教丹吉林寺住持,故又称丹吉林呼图克图。为出任西藏掌办商上事务之四大呼图克图之一。生于桑叶那拖。咸丰八年(1858),经金瓶掣签,确认为第穆活佛

  • 夺吉汪结

    清代后藏地方官员。藏族。为人干练,办事可靠。光绪十四年(1888),为东科尔,帮仔本公所书算。十七年(1891),为七品扎称营官。二十年(1894),升六品森宗营官。二十三年(1897),调补六品岭噶

  • 铁利府

    渤海王国置。为渤海15府之一。领广、汾、蒲、海、义、归6州。治广州,故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西南马大屯;或说在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即伯力)附近;也有笼统说在黑龙江地方,旧有依《辽史》指在今辽宁沈阳市附近

  • 突浴魂

    见“吐谷浑”(766页)。

  • 者阑

    地名。元明时期傣族麓川(治今云南瑞丽县)思氏地方政权的政治中心。《百夷传》:思氏“所居麓川之地曰者阑,犹中国称京师也”。今云南德宏端丽江南岸缅甸属境有一小村名者阑,其邻近有一市镇名南坎,傣族人民多谓此

  • 社制

    元代社会基层组织制度。世祖至元七年(1270),依农村立社法令,县邑所属村瞳,以自然村为基础,每50户编为1社,逾百户者另立社,不足50户者,与近村合为一社,地远人稀不能相合者各自为社。由社众推举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