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瓦撒夫书

瓦撒夫书

书名。波斯人瓦撒夫(Wassaf,原名舍列甫丁·奥都剌·伊本·法兹勒·阿剌·设剌即)撰。6卷。成书于1328年。作者为伊儿汗国政府征税官,在※《史集》编著者宰相拉施特影响下,立意写※《世界征服者史》续篇,撰成题为《领土之分割与岁月之推移》,即此书全称。所记以伊儿汗国史为中心,始1257年,迄1327年(一说始1258年旭烈兀汗攻略巴格达,迄不赛因汗在位之1323年),兼及元朝和察合台汗国史事。前三卷先成,曾于1303年进呈合赞汗。1312年完者都汗授作者以“帝王颂词作成者”称号。“颂词作成者”波斯语作“瓦撒夫”,遂以此为名,其书亦简称《瓦撒夫书》。此书与《史集》、《世界征服者史》同被称为波斯三大史书。对研究蒙古帝国史、伊儿汗国史及元廷与西北诸王的关系,有重要参考价值。有1853年孟买波斯文石印本,1959年德黑兰重印本。

猜你喜欢

  • 北僚

    唐宋时中国西南僚人的一大支系。参见“僚人”(2454页)。

  • 马札儿台

    1285—1347元朝大臣。蒙古蔑儿乞氏。谨只儿之子,中书右丞相※伯颜弟。初扈从武宗,继侍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于潜邸,任典用太监。仁宗延祐至英宗至治年间,历任吏部郎中、侍郎、兵部尚书、典瑞院使,迁大都

  • 都镇国

    ?—1885清代彝族土司。字化南。都天锡之子。四川凉山阿都正长官司兼副长官司(治今四川凉山州普格县西北鱼水坡)长官。年未及冠袭职。同治(1862—1874)初,率土兵助清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石达开部及

  • 李冠铭

    清末武术米家。河北沧州孟村镇(今孟村回族自治县)人。回族。系六合门。为“大刀王五”师傅李凤岗之叔。有奇力,性负气。据传有镖客喊镖过其门,冠铭愤怒,因驰马追之,超其前,有石坊,以手攀坊梁,以股夹马,马跳

  • 月市

    明代北方边塞地区蒙汉女真等族的集市贸易。亦称小市。明朝与东北的蒙古兀良哈三卫、海西女真族等部关系较密切,经济来往频繁,所设马市即按月举办,广宁(今辽宁北镇)每月二市(月初、月中各一次),开原每月一市(

  • 广州

    渤海王国置。为铁利府所辖六州之首州。州治故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西南马大屯;或说在伯力(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附近;旧有笼统指在黑龙江地方;也有依《辽史》说在今辽宁沈阳市附近。辽灭渤海后,辽太宗迁其民至今

  • 原始群

    刚脱离动物界且学会制造最简单工具的原始人之共同体。亦称原始群团、原始游群,简称群。始于距今200—300万年前人类社会的产生,终于氏族公社的形式。童年时期的原始人类,只有简单音节语言,用粗制木棒和石块

  • 懿德皇后之诬

    一作“仁懿皇后之诬”。辽朝后期宫内争权斗争中制造的冤案。懿德皇后(死后追谥“宣懿皇后”)名萧观音,为辽道宗耶律弘基皇后。年十三,纳为妃,清宁元年(1055),道宗即位,立为后。史载其姿容冠绝,幼通儒学

  • 南诏图传

    即《南诏中兴画卷》,因该画由图画卷和文字卷两部分组成,故称。文字卷长达2500余字,是对画卷的注释和补充。详见“南诏中兴画卷”(1597页)。

  • 盏达副宣抚司

    明代傣族土司。正统十四年(1449),析※干崖宣抚司地置。治所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北莲花山。时干崖宣抚司刀怕便为宣抚,朝京师,赐名思忠,以其子刀思效为副宣抚,居盏达。虽为干崖宣抚司之贰,然自相承代。明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