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白兰王

白兰王

①封爵名。西秦太初三年(390),金城王乞伏乾归以吐谷浑王视连(350—390年在位)遣使贡献,赐以此爵。因吐谷浑据有白兰(今青海柴达木盆地都兰一带),故以地为封爵名。同年,视连卒,子视罴继位,西秦复以此爵封之,拒受。建弘二年(421),秦王乞伏炽磐亦用此封号授阿柴(又作阿才,417—426年在位)。 ②元代封授藏族的世袭王爵。白兰为古西羌族、部名,7世纪为吐蕃王朝所灭。元代乌思藏萨迦款氏家族有4人先后受封为白兰王。最初,恰那多吉(1239—1267)应蒙古阔端太子之召,随兄※八思巴赴凉州(今甘肃武威),留居内地18年,尚蒙古公主,世祖时始封为白兰王,赐驼纽金印,地位与皇室诸王同等;约至元元年(1264),奉诏随八思巴帝师西还,任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最高执法官。恰那多吉一系后绝嗣,其侄孙琐南藏卜为蒙古公主所生,于至治元年(1321)袭封,旋出家为僧。泰定四年(1327)还俗,亦尚蒙古公主,又复爵。其异母弟公哥雷必迥乃坚藏班藏卜(1308—1336)亦尚蒙古公主,袭封。其三子扎巴坚藏(1336—1378),嗣袭。白兰王之驼纽金印今仍存。

猜你喜欢

  • 达岗

    德昂语音译,意为“总伙头”。旧时云南德昂族村社内为群众办理公共事务者,后演变为土司所属政区一级头人。主要负责与土司衙门联系,为土司征收粮食和其他杂役、门户捐,及执行地方政府法令等;其职权相当于今之乡长

  • 清文总汇

    书名。志宽、志培主编。12卷。光绪二十三年(1897)成书。京都宛羽斋刊行。系合并《清文汇书》与《清文补汇》而成,共收词汇21900余条。是一部流行较广的满汉对照词书。对学习、研究满文具有价值。

  • 汪世显

    1195—1243金朝及蒙古国大臣。字仲明。巩昌盐川镇(今甘肃漳县)人。系出蒙古汪古部,遂以汪为氏。原仕金,初为百夫长,历同知平凉府事、陇州防御史、巩昌府治中、同知。与巩昌府总帅完颜仲德共拒蒙古军。金

  • 梁柱

    宋代骨科医生。原籍西域。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定居开封,任金疮科医御医,专台跌打损伤。其后人世代为回回接骨医生,至今已历27代。

  • 白虎祭

    旧时青海、甘肃等地土族萨满教防雹法事。不定期,一般于夏历五月雹灾之前择日于山丘西北角举行。若当年庄稼遭雹灾,翌年必定举行。祭前由男青年窃取他村萨满所陈列祭祀用品,认为这样才具有法力,并在上面涂上白狗、

  • 海忠

    清朝官员。满洲正红旗人。字靖堂。道光六年(1826),任承德府知府,逾4年,擢热河兵备道。著有《承德府志》80卷。

  • 崇山县

    渤海王国置。为中京显德府荣州辖县之一(一说为州附郭县),县治故址今有人说在今吉林省敦化县东北大山咀子。辽灭渤海后废,其民于天显三年(928)被辽迁至今辽宁抚顺市地区,置贵德县统之。

  • 大宁川

    在今河北张家口市一带,一说为宣化县境内。东晋咸和二年(327),拓跋纥那率军与后赵战于句注陉(今山西代县西北句注山)北,不利,迁居于此。北魏时属于郊甸范围之内。永兴五年(413),奚斤等破越勤倍尼部于

  • 女真字海龙摩崖

    摩崖名。金大定七年(1167)以女真字刻于摩崖上,追述收国二年(1116)在番儿必罕设立谋克事。因位于吉林省海龙县(今梅河口市)小杨树乡庆云堡村,故又名“海龙女真国书摩崖”、“杨树林女真国书摩崖”等。

  • 香遍国

    见“乾陀罗”(19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