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誓
锡伯族婚俗之一。主要流行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霍城县等地。举行婚礼后第三天,当新娘到达新郎家门口时,要由伴娘挽着下车,踩着红毡,走到正屋前面,与新郎同拜天地。接着,双方对拜,新郎用马鞭揭去新娘的红喜帕,并肩往灶堂前跪拜,由“奥父”(迎亲爹)用哈达将羊尾巴油片捧着(一说用碟子),投入灶火,使灶膛内燃起熊熊火焰,表示白头偕老,生活幸福。
锡伯族婚俗之一。主要流行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霍城县等地。举行婚礼后第三天,当新娘到达新郎家门口时,要由伴娘挽着下车,踩着红毡,走到正屋前面,与新郎同拜天地。接着,双方对拜,新郎用马鞭揭去新娘的红喜帕,并肩往灶堂前跪拜,由“奥父”(迎亲爹)用哈达将羊尾巴油片捧着(一说用碟子),投入灶火,使灶膛内燃起熊熊火焰,表示白头偕老,生活幸福。
①西燕慕容永年号。386—394年,凡9年。 ②北魏安定王(后废帝)元朗年号。531—532年,凡2年。 ③唐代渤海国成王大华屿年号。794(一说793—794)年,凡数月。 ④唐代南诏孝哀帝舜化贞年
?—1395明代云南越州土官。彝族。土知州龙海之子。洪武(1368—1398)中,继父为越州(治今云南曲靖市南越州镇)土知州。二十年(1387),与罗雄州(治今云南罗平县东北)营长发束等聚众反明,“率
西域古城名。见《新唐书·地理志》,位于碎叶川口西80里,其西20里为碎叶城。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托克马克西南8公里阿克一贝西姆,此城在其东10公里处。据王国维《西辽都城虎思斡耳朵考》,“裴罗将
清乾隆年间镇压四川大小金川土司事件。乾隆十一年(1746),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夺小金川土司泽旺印,据其地,次年,又侵占邻近革什咱及明正土司属地,杀伤清兵。清朝以张广泗为川陕总督率兵进讨,失利。十三年(1
见“总制院”(1744页)。
①鲜卑族一支。源出东胡。以部为氏。又称乙弗勿敌国、乙弗国。晋代分布于西海(又称曲海、屈海、青海,即今青海湖)一带,东邻南凉之鲜卑秃发氏,南界吐谷浑。有部众万余落。因居青海,首领称青海王。风俗与吐谷浑相
?—1111辽道宗朝大臣。名又记作挞不也。契丹族。皇族仲父房之后。善击鞠,获道宗宠。咸雍初年,补祗候郎君。党附权臣南院枢密使耶律乙辛,成心腹,内外皆畏之。大康三年(1077),乙辛诬太子耶律濬谋废立,
①地名。古为吐谷浑地,在今甘肃迭部县一带。西晋永嘉(307—313)末,鲜卑慕容氏吐谷浑率部自辽东西徙于枹罕及甘松,其子孙世据此地。十六国时,前凉置甘松护军,西秦置甘松郡,故治在今甘肃宕昌县西南。北魏
蒙古乞颜部贵族。又译答力台、答里真。孛儿只斤氏。把儿坛之幼子,※成吉思汗之叔。以幼子承父业,主灶,故又称“答里台斡赤斤”,“斡赤斤”意为“灶君”。原与铁木真(成吉思汗)之父也速该同处。南宋乾道六年(1
元朝大臣。又译撒的。蒙古人。初侍怀王图贴睦尔(文宗),随从出居琼州、建康等地,备极艰苦。天历元年(1328),文宗即位后,任治书侍御史,奉命迎皇兄和世㻋于漠北。二年,升中书右丞、奎章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