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皮逻阁

皮逻阁

698—748

唐代南诏第四世王。又作魁乐觉、蒙归义。乌蛮,姓蒙氏。※盛逻皮之子。开元十六年(728),父卒,继王位。初仅为蒙舍诏(南诏)一诏之主,后赂通剑南节度使王昱,获唐支持,于开元十八至二十五年(730—737),相继征服、兼并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施浪诏、邆赕诏,统一六诏,自称云南王。二十六年(738),以武力驱逐洱河蛮,击败吐蕃。入朝,获唐帝礼遇,授特进,封越国公,又遣中人册为云南王、开府仪同三司,赐名“归义”。扩建太和城、大厘城。开元二十九年(741,一作二十七年),自蒙舍川图山(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城西北图山)迁居太和城(今云南大理旧县城南15里太和村),立龙首(又称龙口)、龙尾二关。天宝二年(743),筑阳苴咩城(今大理旧县城西)。五年(746,或作四年),遣孙凤伽异入朝,备宿卫,唐授以鸿胪卿,妻以宗室女,赐龟兹乐一部。后数度遣使入朝,加强与中原的经济、文化及政治联系,对南诏的建立及其初期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卒,子阁罗凤继王位。

猜你喜欢

  • 叶萨乌勒

    突厥语yasavul~esavul音译。官名。原为低级官吏,其职司是为高级官员引见求见者。在※叶尔羌汗国后期职位提高,为汗的近侍,常被派出监军。

  • 法一旦尼哈番

    官名。满语音译。“法一旦”,亦作“法一丹”,意为“仪仗”或“行列”;“哈番”意为“官员”。清代亲郡王等府中所设的“典仪”官。宗室之制,皇子皇孙分封、出府,凡入八分公以上者,皆于其新府分别敷设典仪等官,

  • 库鲁

    旧时云南纳西族土司占有的一种自营地。具有封建庄园性质。由隶属于土司的※俄等级耕作,土司设专人指挥和监督生产,实行固定耕作,技术较精细,产量较※“厄鲁地”高。

  • 阿勒赤

    见“按陈”(1622页)。

  • 蒙古单鼓舞

    蒙古族民间传统舞蹈。蒙古语称“塔拉贺格日古”。起源于古代萨满教跳神。蒙古族尚白,故萨满穿白衣,手持白色单鼓,其徒弟手持红色单鼓,手舞足蹈,口唱萨满教歌词。后来演变为民间鼓舞,形式多样化,有手持八鼓、四

  • 阿玉锡

    清朝大臣。号喀喇巴图尔。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人。初于准噶尔司牧务。后罹罪,恐被绳于法,投附清廷。乾隆十五年(1750),擢为侍卫。继授札哈沁翼领。二十年(1755),随清军征准噶尔达瓦齐。及达瓦齐遁走格

  • 喜辰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八年(1410)十一月设置之喜申卫均称作希禅卫。

  • 屯镇总兵

    官名。即“伊犁镇总兵”。清廷以绿营官兵屯戍伊犁时所设指挥官。其所辖之兵不同于关内诸“镇标”之兵,其特点不仅限于戍守、听差,且用于大兴屯田和建筑城署。乾隆二十五年(1760),伊犁办事大臣阿桂奏设。后陆

  • 傣族土司训条

    傣文文献。于云南西双版纳勐遮地区收集。内载土司告诫百姓的训条,对研究傣族社会历史及土司制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内称:当用的不用,不当用的又用;当说的不说,不当说的又说;当做的不做,不当做的又做,是不对的

  • 摩梭

    族名。今纳西族。“么些”、“摩西”等名的同音异译。见于四川《盐井乡土志》。据调查,为四川盐源(盐井)纳西族旧时的自称。详见“纳西族”(12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