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祥泰隆

祥泰隆

清代阿拉善旗旅蒙商商号。创建者原是山西平遥县人。清初流落于阿拉善,依靠贩卖什货为生。后于紫泥湖地方(位于定远营西北50华里处),与人合伙,住帐售货,成为座商,称祥泰公,专营蒙古地区买卖。雍正元年(1723),其股东又开两个商号:一名定远堂,一名祥泰隆。后定远堂倒闭,祥泰隆继续经营。雍正八年(1730),定远营建城后,遂与阿拉善旗王公迁居其地。咸丰元年(1851,一作1875),因贷紫泥湖董得峰债务无法归还,将铺折与董得峰。董氏亦平遥人,遂关闭原有当铺而专营祥泰隆。光绪五年(1879),以生意兴隆,又在今银川设广福源分号。十三年(1887),复立隆泰裕分号,经营绸缎、布匹、百货、洋货,后发展为宁夏8大商号之一。民国初年,因分号兼营鸦片及地方特产致富,人数增至120余人,资本20余万银元,并于宁夏、包头、天津、北京、山西增置10个分号。1943年,祥泰隆改号蔚生厚,广发隆改为兴华商店,隆泰裕改为协庆昌。其经营特点,除少数现金交易外,多为赊帐,秋后收款。赊帐时不讲定价钱,俟收款时再临时定价。收购物资时,多方压价。除卖日用百货外,又大量套购粮食,倒买倒卖,发行信用钱票。财东原为董姓一家,担任“总管”。光绪年间,又有赵、王、冯3姓入股。其本号原有大经理1人、管帐1人、管帐先生(会计) 1人、记帐员2人、管库房2人、外柜2人、买卖牲畜2人,门市部掌柜1人、管帐1人、跑外2人、买卖牲畜2人,各苏木分号经理1人、管帐2人,其余负责各路销货收款。是全旗规模最大、资本最雄厚的商号。解放前夕,因内部不团结,生意失利,逐渐趋于解体。唯蔚生厚一直坚持至1955年公私合营。

猜你喜欢

  • 阿灵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或作阿连泼。他称小白彝或干彝。主要分布在云南鹤庆、会泽、禄劝、弥勒、宜良、路南、富源、寻甸、师宗、罗平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帖木迭儿

    见“铁木迭儿”(1879页)。

  • 察尔图山卫

    见“察剌秃山卫”(2477页)、“者剌秃卫”(1349页)。

  • 诺鲁孜

    见“诺劳孜”(1954页)。

  • 镇雄土知府

    参见“芒部土知府”(679页)。

  • 青唐寺

    佛教寺院名。约建于公元10—11世纪之交。在今青海西宁市城西,因依青唐水建寺,故名。宋天圣十年(1032),唃厮啰在青唐建立政权,崇尚佛教,大力扶助寺僧弘扬佛法,使之成为河湟吐蕃的宗教、文化中心。其后

  • 护甸

    旧时白族农村对农田和庄稼的守护措施。白语称“捂赕”。主要流行于大理喜洲一带。白族农村最初由同姓家族聚居于一起,并耕种周围土地,每户耕地多少不等,或自有,或佃种,但各村界线分明。自栽秧时起为保护本村的水

  • 克什图

    ①清朝将领。蒙古镶黄旗人。西喇氏。世居科尔沁地方。初任牛录章京。崇德三年(1638),随军征明,至山东。勇敢击敌,论功授半个前程。寻升户部员外郎。七年(1642),考绩,加世职为牛录章京。顺治元年(1

  • 阿里玛图

    即“古尔班阿里玛图”(444页)。

  • 郁立师国

    西域古国名。王治内咄谷(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境)。东与车师后城长,西与卑陆,北与匈奴为邻。西汉武帝(前141 —前87年在位)时有户190,口1400余,胜兵300余。国王之下设辅国侯、左右都尉、译长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