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科差

科差

元朝赋税名目。《元史·食货志》:“科差之名有二:曰丝料,曰包银”,“又有俸钞之科”,共3项。对象是民户,其他诸色户不征。世祖中统元年(1260),定户籍科差条例,按各户户等高下摊派不同数额,以三等九甲为差,诸科差先富强后贫弱,贫富等者,先多丁后少丁。又有全科户、减半科户、止纳丝户、止纳钞户之分。二年,又定科差之期:丝科限八月,包银初限九月,中限十月,末限十二月。三年,又命丝科不过七月,包银不过九月。至元二十八年(1291),以《至元新格》定科差法,诸差税皆由司县正官监视人吏置局均科,布示于民。参见“丝科”、“包银”、“俸钞”。

猜你喜欢

  • 白扎尔的族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互助县境内,又称北扎尔的族、卜扎尔的族或小扎尔的族。自称抓什德。明朝时,和巴沙、昝咂等族活动于互助地区,居牧红崖沟脑,有城堡及庐室。万历(1573—1620)年间,同当地土族、藏族

  • 八旗亭

    见“十王亭”(8页)。

  • 汉西域传补注

    书名。清徐松撰。2卷。作者于嘉庆十六年(1811)谪戍伊犁,曾亲历天山南北路,调查山川道里、风土人情,以其亲身闻见,兼采有关记述,对《汉书·西域传》所载葱岭东西史地,进行考证,述其变迁沿革,作此补注。

  • 兀良哈万户

    明代东蒙古※六万户之一。一译“乌梁海”,明人称之为“黄毛”。兀良哈为一古老部落,居于贝加尔湖东西的原始森林中,部分进入南部草地及不儿罕山(今肯特山)。骁勇善战,曾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立过显赫战功。其东迁

  • 完颜拔离速

    金将领。女真族。完颜氏。蜀王※完颜银术可弟。太祖天辅六年(1122),奉命从希尹、娄室破辽兵于古北口。奉命留兵200,据险守之。从银术可围太原,败宋援军,复太谷、祁县等地。太宗天会四年(1126),克

  • 和尔本

    1620—1639清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董鄂氏。※和硕图额驸之子。天聪八年(1634),袭父三等公爵。九年,命专管四牛录。崇德元年(1636),封其所尚公主为固伦公主。三年,任纛章京。四年,随贝勒岳

  • 监母斡鲁朵

    见“彰愍宫”(2463页)。

  • 兀奴忽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兀讷忽臣”。“兀奴忽”意为“马驹”,“赤”意为“司事人”,《元朝秘史》释为“放乳马的”,即专门掌管放牧马驹者。蒙古俗,马驹与牝马分群放牧,以便挤取马乳,酿制马湩。据《元史·兵志

  • 驳泊

    珞巴族民间传统运动项目之一。亦作芦白、博博。选用一高大树运回村竖立,将藤条或绳一端拴在高10余米的树顶端,一端固定于地面,呈斜坡线。活动时男女均可参加比赛。男性攀高须在第二次起跳时双手握绳索,仰面朝天

  • 马骏

    1895—1928无产阶级革命家。又名天安。吉林宁安(今属黑龙江省)人。回族。1915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1919年“五·四”运动时,被选为天津学生联合会副会长,发动社会力量成立各界联合会,进行罢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