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粤江流域人民史

粤江流域人民史

书名。壮侗语族诸民族及苗瑶语族诸民族来源考证。1册28章。近人徐松石撰。是书通过粤江(即西江)流域古地名、古族名考证壮侗语族及苗瑶语族诸民族的发源地及历史沿革。内分“苗、徭(即今瑶族)、僮(即今壮族或壮侗语族诸民族的泛称)的关系”、“苗、徭、僮与中原汉族的关系”、“岭南僮族”、“僮乃岭南土著的明证”、“僮在史籍上的别名”等章节,结论认为:壮侗语族诸民族发源于华南西江流域。为研究壮侗语族诸民族的族源的参考书。有中华书局1939年8月初版和1941年再版本等。

猜你喜欢

  • 也速迭儿

    明代蒙古领主。孛儿只斤氏。元世祖※忽必烈弟※阿里不哥后裔。初与瓦剌联合,对抗北元。北元天元十年(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趁明将蓝玉等在捕鱼儿海(今贝尔湖)大败北元之机,在土拉河袭杀突围的脱古思帖木

  • 师克吐恩

    兽毛皮褥子。鄂伦春语音译。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黑龙江省逊克和爱辉县地区,则分别另称“奥沙师克吐恩”或“滑黑师克吐恩”。一般用狍、鹿、犴腿皮制作,因其不易掉毛。用狍腿皮作,一条需用80

  • 诺伯

    彝语音译。又作诺波。“诺”意为“黑彝”, “伯(波)”意为“好”,全意为“好黑彝”或“好骨头黑彝”。解放前四川大小凉山奴隶主以血统划分的奴隶社会阶层之一。是奴隶主阶级血统论的产物。黑彝奴隶主自诩骨头和

  • 木德

    1311—1390元末明初云南丽江土官。又作木得。原名阿甲阿得,字自然,号恒忠。纳西族。元末丽江路宣抚使阿烈阿甲长子。任通安州(今丽江县坝区)知州,升丽江路宣抚司副使。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明

  • 达尔扎策凌

    ?—1750清代西藏地方贵族。藏族。郡王※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之子。乾隆十五年(1750),驻守阿里官员朱尔默特策布登卒后,由其父奏准令其驻防阿里克地方,管辖该地官兵。因无官职,不足以弹压,经驻藏大臣奏准

  • 乌登河卫

    见“兀的河卫”(111页)。“文东河卫”(388页)。

  • 温纳何剌

    见“斡纳阿剌”(2427页)。

  • 扎噜特部

    蒙古部名。原为内喀尔喀蒙古。达延汗孙和尔朔齐哈萨尔迁牧于沙河和阿噜坤都伦河之源,其子乌巴什自称伟徵诺颜,始称所部为札噜特。初依附喀尔喀,后为察哈尔部林丹汗所掠,往依科尔沁。后金天聪二年(1628),内

  • 渝州蛮

    宋代少数民族名。东汉、魏晋称“板楯七姓蛮”,亦称“賨人”,唐称“南平僚”。有部族数十,居于渝州(今四川重庆市)东、南、西各地,其西接乌蛮、昆明、哥蛮、大小播州。治平(1064—1067)中,李光吉、王

  • 贡桑珠尔默特

    ?—1876清代蒙古族王公。阿拉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阿拉善旗札萨克和硕亲王囊都布苏咙子。道光二十四年(1844),受命袭父爵。咸丰二年(1852),以铁完库里和卓等窜扰天山南路卡伦,偕内外札萨克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