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粤滇杂记

粤滇杂记

书名。两广滇黔民族志。1卷。清赵翼(1727—1814,字云崧,号欧北,江苏阳湖,今武进人,汉族)撰。为作者宦游两广滇黔的见闻杂记,中多涉及西南各省少数民族,重点是壮、布依、彝、傣族社会习俗。作者对少数民族比较同情,记载比较公正真实。一反从前封建官吏对少数民族地区和人民的诬贬之词,对被压迫人民充满同情心,如谓:“(镇安壮族)最淳,讼狱稀简,……此中民风比江浙诸省,直有三四千年之别,余甚乐之,愿终身不迁,然安得有此福也。”于土司制度,则云:“凡土官之于土民,其主仆之分最严。盖自祖宗千百年以来,官常为主,民常为仆,故其视土民休戚相关直如发乎天性,而无可解免者。粤西田州土官岑宜栋即岑猛之后,其虐土民非常法所有。”等。为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史,特别是壮、布依、彝、傣民族史的珍贵文献。有《欧北全集》(乾隆嘉庆本、光绪本)、《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等版本。

猜你喜欢

  • 木仡佬

    见“仡僚”(571页),“仡佬族”(572页)。

  • 斋尔

    准噶尔地名。位于今新疆额敏县西南一带。汉时为匈奴右地,魏时隶属乌孙,后相继为高车、突厥、葛逻禄等占据。准噶尔部据有西北地区时,以其地广阔饶水草,为杜尔把、阿克巴、推素隆、伊克胡拉尔、赉吗里木5集赛驻牧

  • 毕勒哥

    宋代西州回鹘可汗。甘州回鹘可汗※仁美后裔。甘州回鹘汗国为西夏灭后,部分甘州回鹘人西迁西州。实力日益强大,后由其夺取西州回鹘可汗之位。宋宣和五年(1123),西辽贵族耶律大石率众西迁,到达吐鲁番前,曾向

  • 美岱召

    明代内蒙古寺庙。原名寿灵寺,后改灵觉寺。在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呼包公路北侧,距包头市东约50公里。土默特蒙古部首领俺答汗所建离宫,兼具寺院、城堡、邸宅特点,明万历三年(1575)建成,明廷赐名福化城

  • 玛尔噶朗

    即“麻耳亦囊”(2099页)。

  • 蒙古自治邦

    日伪政权。1941年8月4日由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改组而成。设在张家口。对外仍称“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任主席,于品卿、李守信任副主席,最高顾问为日人金井章二。实行蒙、汉、回分

  • 指挥同知

    见“指挥使”(1621页)。

  • 王昙

    1762—1817清代学者。字仲瞿。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著作甚多,有《烟霞万古楼文集》,邓衍林《中国边疆图籍录》载其所著《西夏书》4册,未见传本。

  • 辽皇朝实录

    书名。辽耶律俨撰。70卷。俨析津(今北京)人,本姓李,耶律乃赐姓。咸雍进士。有文名,乾统二年(1103)充监修国史,奉诏修撰此书。主要是在《辽国上世事迹》及《辽七帝实录》的基础上,删削续补而成。已佚。

  • 次黑

    彝语音译。旧时四川凉山布拖地区彝族,对被抢掠或买来的汉族奴隶称呼。经主子配婚安家,所生子女仍为次黑。等级地位类似※阿图阿加。原先被称为“歇仆”,含有轻蔑之意,即汉人奴隶,可被买卖或处死。后因组织起来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