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罗玛部落

罗玛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西藏那曲县境内,东与功德林活佛所辖部落相连,南接达雄县,西邻托如部落。地处今那曲镇东南。原为“羌日六部”中雄索部落的一部分,后雄索分为南北两部落,该部为南方部落,故名“罗玛”。由罗玛让学、囊索、门堆、恩乃、拥学、学宁玛6个如哇组成,又称“罗玛学周”,意为“南方六部”。明末清初,固始汗率兵进藏时,曾驻牧该地。后罗玛部落大片牧地奉献与五世达赖,自此受西藏地方政府管辖。设甲本管理行政事务,各如哇设达若卡1—2人负责征收租税。

猜你喜欢

  • 裴岑纪功碑

    东汉碑刻。俗称“镇海碑”。顺帝永和年间(136—141)裴岑立。碑高4.3尺,宽1.8尺,镌刻文字6行,每行10字,隶书,兼有篆体韵味。内容记述作者率领敦煌郡兵在蒲类海击败匈奴呼衍王事。碑原立于巴里坤

  • 格格克得木勒

    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旧婚俗之一,主要流行于阿拉善等地。蒙古语,意为“被抛弃者”,专指离婚的妇女。凡是离婚妇女,通常都不愿再嫁,只有少数人能再婚。有的男子因怕妻子离婚后与有权势者结婚,被嘲笑,故夫妇感情虽

  • 白通达

    即“拜生达”(1663页)。

  • 桵懒

    见“萧蒲离不”(2002页)。

  • 合失

    1215—?蒙古国宗王。又译河西䚟、合昔歹。孛儿只斤氏。※窝阔台汗第五子(一作第三子)。出生时适值祖父※成吉思汗征西夏取胜,西夏又称“河西”,故名合失(即河西),以志武功。师事马录事,读

  • 伊帕尔汗

    1734—1788清乾隆帝贵妃。一称季帕尔汗。原名买木热·艾孜木。相传其遍体生香,维吾尔语称“伊帕尔汗”,故俗称香妃。维吾尔族。新疆叶尔羌(今莎车)人。伊斯兰教白山派阿里和卓女,清辅国公图尔都妹。乾隆

  • 觉罗雅尔哈善

    ?—1759清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雍正三年(1725),由翻译举人授内阁中书。十年(1732)迁侍读。乾隆初,迁御史,擢通政使。任内务实,仗义执言。曾针对时弊疏言题奏要务贵于详明,不得滥用浮词。又参

  • 好水川之战

    西夏建国初与宋朝的一次重要战役。天授礼法延祚四年(1041),夏景宗元昊派兵攻宋渭州(今甘肃省平凉),近逼怀远城(今平凉北)。宋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韩琦急趋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尽发其兵,又募勇士1800

  • 乌丹

    ?—1690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纳喇氏。叶赫贝勒锦台什曾孙。康熙十一年(1672),以一等侍卫同学士郭廷祚往视淮安河工决口。十三年,随顺承郡王勒尔锦征叛藩吴三桂,署副都统,领兵驻太原。十五年(16

  • 翁模

    旧时京族地区负责村寨“哈亭”(神庙)烧香之人。由村寨“嘎古”(长老)推选,经神前占卜而定,任者必须人财两旺、儿孙满堂和妻媳俱全,且任职前要为群众抬过棺材和为神庙服过杂役。任期为3年,任职期间可耕种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