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聚义兴

聚义兴

商号名。清道光(1821—1850)末年,山西潘姓在内蒙古土默特旗萨拉齐开设的皮革商店。初主要经营生牛皮兼营车马、挽具、鞭梢、绳套及小件农具,后制作水、旱靴以熟牛皮制作,兼有防水、防冻性能,故一时成为畅销商品。后陆续出现双胜、福和顺等靴铺,除皮靴外,还制作皮衣、皮裤等产品。该地区皮革加工业日趋兴旺。1923年京绥铁路通到包头后更促进皮革业的发展。聚义兴的皮革加工愈加扩大,结束了过去不定形、不定点以生皮贸易为主的局面,逐渐向皮革工业发展。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后,倒闭。

猜你喜欢

  • 九大白

    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民起义首领之一。参见“咸同起义”(1617页)。

  • 蒙古回回

    见“东乡族”(510页)。

  • 莫纳

    鄂伦春族旧时住房的一种。鄂伦春语音译。流行于今小兴安岭地区。毕拉尔路鄂伦春人过去冬季多居此种住房。形状和内部设置与※仙人柱相同。构造:将长约1丈5尺的圆木劈成两半,斜立成圆锥形骨架,上盖以蒿草,再培上

  • 正军

    西夏军队中直接作战的正规士兵。地位最高的军卒。西夏男子15岁为丁,二丁中取一人充任。在不同岗位配备不同战具。如牧主正军有官马1、弓1张、60支箭、箭袋、枪1支、剑1柄、囊1、弦1根、长矛杖1支:而农主

  • 渤海枢密院

    见“奚枢密院”(1894页)。

  • 天宝之战

    唐王朝与南诏之间战争。开元年间(713—741),唐玄宗为了与吐蕃争夺洱海地区控制权,支持南诏王皮逻阁统一六诏。皮逻阁统一六诏后,把势力逐渐扩展至滇池地区,与唐王朝发生矛盾。天宝七年(748)皮逻阁卒

  • 阿只兔

    见“谔勒哲炳鸿台吉”(2129页)。

  • 阿哈玛特和卓

    见“玛哈图木·阿杂木”(955页)。

  • 庆陵

    永庆陵略称。亦为永庆陵、永兴陵、永福陵的总称。辽代最大的帝后陵墓群。位于※庆州西北※庆云山(今内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西北深山中),当地蒙族称此地为瓦林茫哈(意“瓦砾滩”)。地处大兴安岭南段。背面奇岩突耸

  • 张家奴

    见“耶律章奴”(13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