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色布腾扎勒

色布腾扎勒

?—1731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绰罗斯氏。※噶尔丹异母兄※卓特巴巴图尔子。康熙三十六年(1697),噶尔丹败亡后,青海诸部内附,以年幼,未至。四十二年(1703),受命进京朝觐,封多罗贝勒。五十四年(1715),议迁里塘达赖喇嘛噶桑嘉错进京,察罕丹津不从,遣使奏报清廷。雍正元年(1723),罗卜藏丹津叛乱,胁迫青海绰罗斯众附叛。他欲以兵拒,恐不敌,勉力从行。罗卜藏丹津强令其攻掠西宁。不从,遣人驰告清廷。清军至,率属众2000余迎降,被置于西川口外。因劝导从叛贝勒罗卜藏察罕、辅国公车凌、台吉诺尔布反正,受嘉奖。晋多罗郡王。三年(1725),授札萨克,令入觐,赏银千两。所部有4佐领。

猜你喜欢

  • 哈克三所

    见“哈三千户所”(1642页)。

  • 彭正

    明代湖广南渭州土官。字天元。土家族。南渭州(今湖南永顺县西南)土知州彭世忠子。袭土知州职。万历二十七年(1599),奉调从征播州(治今贵州遵义市)。泰昌元年(1620),偕妻蓬氏率土兵勤王辽东,10余

  • 阿木伦·木汉默德

    ?—1653※叶尔羌汗国宗室。东部统治者※阿都刺因汗次子。其父死后,于1634—1635年为吐鲁番总督。1646年,遣使向清朝进贡,顺治帝特敕谕奖励。反对其弟※巴拜汗侵扰甘肃,主张同清朝友好相处。

  • 琉璃桥

    西藏拉萨古桥名。因系宇妥家族出资兴建,藏语通称“宇妥三巴”,即“宇妥桥”。在拉萨大昭寺西,布达拉宫东。相传为唐代古迹。桥身五孔,为甬道式建筑,绿瓦飞檐,琉璃为料,故俗称琉璃桥。《卫藏通志》载有此桥,今

  • 国阿辇斡鲁朵

    见“永兴宫”(636页)。

  • 乌拉依乎达

    新疆哈萨克族婚俗之一。意为换亲,即双方儿女互为婚姻。以自家女儿嫁给对方为儿媳,又娶对方家女儿为儿媳。此种形式在贫苦牧民中较普遍。程序虽与一般结婚相同,但手续较简便,经济上也较节约。

  • 西域长史

    官名。东汉安帝延光二年(123),以北匈奴挟车师入侵河西,纳敦煌太守张珰之策,以班勇为西域长史,将兵500屯柳中城(今新疆鄯善县西南鲁克沁)。行都护事,羁縻西域,抗击匈奴。魏、晋与前凉时均设此官,治海

  • 潘乐

    (507—或509—555) 东魏、北齐将领。亦作潘相乐,字相贵。一说为鲜卑破多罗氏(孝文帝时改为潘氏)。广宁石门(今内蒙古境内)人。一说本为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大族,北魏时分镇北边,遂居家。怀朔镇将

  • 无雷

    西域古国名。王治卢城(今伊西洱库尔以东的帕米尔一带)。西汉武帝(前141一前87年在位)时有户1000,口7000,兵3000。衣服类乌孙,俗与子合同。居民从事游牧。属西域都护。

  • 恩庆

    ?—1865清朝大臣。蒙古正黄旗人。咸丰七年(1857),以古城领队大臣,赏副都统衔,任驻藏帮办大臣。八年,以里塘喇嘛争充副堪布一缺,纠众抢掠,土司喇嘛撤站,以致道途梗阻,派兵前往开导,迅速安站。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