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色棱

色棱

①(?—1645)清初将领。蒙古族。巴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七世孙,固山贝子满珠习礼从弟。天聪二年(1628),尚郡君,封多罗额驸。三年,随皇太极征明,因战马多瘠弱受责。崇德六年(1641),向后金贡驼马、貂皮,受赐布币器物。继从围锦州,败明兵于松山(今辽宁锦县西南)。七年,从贝勒阿巴泰攻明,下蓟州(今天津蓟县),趋山东,克兖州。明年凯旋,献俘。顺治二年(1645)卒。五年(1648),追赠固山贝子。②(?—1655)清朝将领。内蒙古吴鲁特人。父恩克磊率属投后金,授游击世职。父卒,袭职。天聪三年(1629),随军征明,败敌。崇德六年(1641),从征锦州有功。顺治元年(1644),随军入山海关镇压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二年,追义军至潼关。三年,从豫亲王多铎追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败土谢图汗及车臣汗援兵,论功加世职为二等轻车都尉。七年(1650)、九年(1652)遇恩诏,加至一等男爵。卒,子扎穆阳承袭。 ③(?—1657)清初将领。蒙古族。喀喇沁部人。乌梁罕(兀良哈)氏。元臣济拉玛(又作者勒篾)后裔,图琳固英子。初为所部塔布囊。天聪八年(1634),随清军征明,入得胜堡攻大同,克堡一,至朔州献俘。九年正月,授札萨克。与塔布囊万丹伟徵入明边,至辽河源。击明哨卒,获马25。崇德三年(1638),随贝勒岳托败明军于卢沟桥。六年(1641),随睿亲王多尔衮围锦州,败明总督洪承畴援兵。七年,与都统谭泰入蓟州(治天津北蓟县),下山东。次年,至怀柔,败明总兵唐通于螺山。顺治五年(1648),封镇国公,世袭罔替。六年,从征喀尔喀。 ④(?—1664)清朝将领。蒙古族。扎赉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固山贝子※蒙衮长子。崇德元年(1636),随清军围明锦州,败总督洪承畴援兵。七年(1642)从征塔山,毁其城。顺治三年(1646),从征蒙古苏尼特部叛人腾机思,败喀尔喀土谢图汗、车臣汗援兵。五年(1648),袭固山贝子,领札萨克。七年(1650),从征叛镇姜瓖于大同。 ⑤(?—1669)清朝将领。蒙古族。杜尔伯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十八世孙,达尔汉诺颜阿都齐子。清天聪五年(1631),朝觐皇太极。八年(1634)六月,科尔沁台吉噶尔珠塞特尔等叛,以其所属三分之一赐色棱。七月从征明大同,克堡10。崇德元年(1636),封辅国公。二年,随承政尼堪由朝鲜征瓦尔喀,至吉木海,败平壤巡抚、安州总兵及安边道援兵。后屡从征明。八年(1643),以其属索朗阿随征黑龙江诸部功,赐号达尔汉。顺治三年(1646),从豫亲王多铎追袭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叛军,至谔特克山,斩茂海台吉。五年(1648),叙其父来归功,晋封札萨克固山贝子。⑥(?—1671)清代蒙古王公。乌珠穆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绰克图子。初嗣号额尔德尼台吉,崇德二年(1637),率长子郭多布、次子额尔克奇塔特等附清。三年,与塔布囊布达什等从征喀尔喀。六年,遣敦多布及塔布囊奇塘等献驼马、貂皮。顺治三年(1646),封札萨克多罗贝勒,留额尔德尼号,世袭罔替,掌左翼。

猜你喜欢

  • 沙喇扣肯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贵族。札萨克多罗弼哩克图郡王※舍楞从子,巴图尔乌巴什子。明末,因祖辈未随土尔扈特部西迁,留牧伊犁境内。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随叔父舍楞逾喀喇玛岭奔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归

  • 呼似密

    见“花刺子模”(999页)。

  • 豆罗伏跋豆伐可汗

    简称“伏跋可汗”。即“丑奴”(403页)。

  • 屈利水

    古水名。所指众说不一,主要有4说:旧一说是“匋利水”之笔误,即今嫩江下游西岸支流洮儿河;或说为洮儿河北之绰尔河。今人或认为是绰尔河北之雅鲁河,或说是嫩江中游西岸支流诺敏河。南北朝时,从东北重镇和龙(今

  • 旻宁

    1782—1850清朝皇帝。1820—1850年在位,年号道光。满族。爱新觉罗氏。清仁宗※颙琰次子。嘉庆四年(1799),立为皇太子。十八年(1813),天理教林清起义部众入皇宫,至养心殿,亲自持枪镇

  • 新边

    见“柳条边”(1576页)。

  • 撒八

    ①契丹语音译,“迅速”之意。后被女真语借用。辽代契丹人和金代女真人均有以此命名者。如萧撒八、耶律撒八、完颜撒八等。 ②(?—1161)金代起义军领袖。契丹族。初仕金任招讨司译史。正隆六年(1161),

  • 婆悉海

    见“蒲类海”(2319页)。

  • 中共绥蒙区委员会

    抗日战争时期绥远地区党的领导机关。1945年,中共晋绥分局,根据党中央2月17日电示,在绥远成立。高克林任书记,姚哲、张达志、乌兰夫、武开章、杨植霖、苏谦益、白成铭、曹振之、康健民等任委员。这是抗战胜

  • 国论勃极烈

    金代早期官名。女真语音译。“国论”意为“国”, “勃极烈”意为“官长”,合为“国家级的官长”之意。在勃极烈系列中是级别较高者,仅次于都勃极烈和谙版勃极烈。《金史·国语解》谓:“尊礼优崇得自由者。”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