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勒津

蒙古勒津

明代东蒙古右翼部落。明人译作满官嗔、满冠正、莽观镇、猛古振等,清代亦译作蒙郭勒津、蒙古尔济、蒙古真等。一说源于《蒙古秘史》中的忙豁勒真。明代,初见于《蒙古源流》中阿苏特部领主阿鲁台与瓦剌领主脱欢争霸时期,即永乐(1403—1424)间,由阿鲁台弟蒙克拜率领。蒙克拜曾建议阿鲁台妻将俘获的脱欢致残,以除后患。阿鲁台败亡后,被瓦剌征服。正统四年(1439),蒙克拜被脱欢子也先杀死。成化十一年(1475),满都鲁即汗位后,该部领主为脱罗干及其子火筛,服属满都鲁。弘治十三年(1500),火筛率部入河套,以该部为核心,形成东蒙古右翼三万户之一,其名称与“十二土默特”通用。火筛尚满都鲁次女伊锡克公主,称塔布囊,并抚养了达延汗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败右翼,统一六万户,封巴尔斯博罗特为右翼三万户济农。济农次子俺答乘势占据土默特万户,该部归属俺答,并随之以丰州滩为基地,游牧于黄河、阴山之间。后该部由俺答孙把汉那吉继承。明末,其一部随俺答曾孙鄂木布楚琥尔东迁,居今辽宁阜新地区,清代行政建制为“土默特左翼旗”,民间仍自称“蒙郭勒津和硕(旗)”。

猜你喜欢

  • 底页

    拉祜语音译,意为“大房子”或“母系家族”。解放前云南澜沧县糯福区拉祜族保留的一种母系家庭公社残留形式。由属同一始祖母的若干女性后裔的对偶家庭组成(男性婚后从妻居),通常包括六七个对偶小家庭,共四五十人

  • 虎里狘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闸撒名。辽置十二宫,其中三宫设有闸撒。虎里狘为辽太宗※永兴宫下之一闸撒。

  • 段正明

    宋代云南大理国第十四世国王。一作段政明。白族。大理人。※段思廉孙,※段廉义侄。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第十三世国王段寿辉鉴于高智升、高升泰一门权倾大理国,心中不自安,以“天变”(日月蚀)为托辞禅位

  • 金当

    西汉大臣。匈奴休屠胡(屠各胡)人。秺侯※金日磾曾孙,驸马都尉金建孙。母名南,与王莽母功显君为孪生姊妹。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嗣秺侯,食邑千户。及王莽(公元9—23年在位)败,绝爵。

  • 扎武三族

    清代青海藏族部落分支名。为扎武、拉达、布庆3部总称。玉树二十五族之三。驻牧通天河南。东界川边邓科;南界川边同普县,西邻苏尔莽、拉休、迭达;北接加迭喀桑。原有百户3员,百长6员(一作12员),属民500

  • 喀什噶尔金矿公司

    清末新疆工矿企业名。光绪二十八年(1902),新疆喀什道尹袁鸿佑奏准创办。初为官商合办,有官股2万两,商股1万两。分设保立、保大、保源、保兴4厂。次年四月开业,将砂金提炼为金条,运往上海、北平等地销售

  • 硕达勒达

    即“水达达”(424页)。

  • 呼揭

    古族名。参见“乌揭”(331页)。

  • 大理古代文化史稿

    书名。近人徐嘉瑞著。初版于1949年,原名《大理古代文化史》。1962年经作者修改,1978年由中华书局再版。内容有关云南大理地区的古代文化,上溯远古,下迄宋代,尤以南诏、大理国文化最详,书中引用了不

  • 盘古歌

    参见“高皇歌”(19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