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蒲鲜万奴

蒲鲜万奴

?—1233

东夏国创始人。别名秃珠大石。女真族。蒲鲜氏。原为金尚厩司使。泰和六年(1206),以副都统从攻南宋,败宋军于溱水,断真阳路,以功晋爵一级。贞祐元年(1213),宣宗即位,擢咸平招讨使。次年,为辽东宣抚使,奉命领兵40万讨叛金自立的契丹将耶律留哥,兵败归仁县北细河,逃回东京(今辽宁辽阳市)。惧追究,遂乘宣宗由燕京(今北京)迁汴京(今开封)之机,忌杀东北路招讨使完颜铁哥,于三年(一说二年,一说系于三年十月),叛金自立,称天王,国号大真(后称东夏、东真),建元天泰,据咸平、东京、沈、澄等州。女真猛安谋克户多从之。率兵攻婆速府路(治今辽宁浦石河口),为金同知婆速路兵马都总管纥石烈桓端军所败。继攻掠上京城(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杀金同知上京留守事温迪罕老儿。后又率部攻宜风、汤池,被纥石烈桓端击溃。四年十月,蒙古木华黎军攻陷锦州后,势蹙,降蒙古,以子帖哥入质。蒙古军退后,复叛蒙自立,杀辽东行省右丞耶律捏儿哥,自称“东夏国王”,率兵栖于海岛。翌年,破金兵于大夫营,转入女真故地。改金上京为开元,都南京(今延吉市城子山城)。兴定二年(1218),派元帅胡土领兵2万配合蒙古、高丽军镇压契丹农牧民起义。其疆域,以南京为中心,东至海,北至五国头城(今黑龙江依兰),西北至金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西南至黄龙府(治今吉林农安),南至旧铁岭。国内有南京、开元、率宾三路,设置厥相、元帅、引进使等,职官均与金同。天泰十九年(金天兴二年,1233),蒙古军破南京,被执杀。一说未死,后脱归,于乃马真后四年(1245)为蒙古贵由、兀良合台军所败。

猜你喜欢

  • 顺蛮

    古族名。属乌蛮系统。据《云南志》载,唐时与施蛮居住在剑、共诸州(今云南省剑川、鹤庆一带),后为南诏所迫,迁往铁桥(今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西北,号剑羌。贞元十年(794),南诏王异牟寻虏其王傍弥

  • 锡林郭勒盟

    内蒙古诸盟之一。以清代乌珠穆沁、浩齐特、苏尼特、阿巴噶、阿巴哈纳尔5部10旗会盟于锡林郭勒河之地,故名。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东,南邻河北省,北抵戈壁,属高原地形,草原广阔。境内大部为畜牧区。清代直隶理

  • 镇国

    蒙古国驸马。又译镇吉。汪古部人。首领必纳亦之子,※阿剌兀思剔吉忽里之侄。一说其父死后,曾一度入质金国。汪古部归附蒙古后,为汪古五千户长之一。曾率31鄂托克部众反抗蒙古,为成吉思汗及汗弟合撒儿所败,归降

  • 苏非派

    伊斯兰教教派之一。语源有3说:一言出自希腊文“索非亚”,意谓“智慧”;一说出自阿拉伯语“沙甫”,意谓“纯洁”;多数学者主张源于阿伯文“苏非”,意为“羊毛和驼毛”。以其首领常穿羊毛长衫而得名。其最早发源

  • 布㽘

    傣语音译,又称老㽘、㽘头。解放前云南德宏傣族土司辖区内的一级地方行政单位“㽘”的首领。由土司委派,不世袭,执行土司命令,管理㽘内行政事务,通过下

  • 卡约文化

    青铜时期古羌人文化遗存。因最先发现于青海省湟中县卡约村而得名。分布于整个湟水流域,而以湟水中、上游为中心区,时代大致相当于周初。殉葬物以家畜为多,且贵;陶器少,骨器最多。动物纹饰也较显著,表现了强烈的

  • 三都谷战役

    河湟吐蕃与宋争夺秦州(今甘肃天水)吐蕃诸部之战。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河湟吐蕃大首领唃厮啰、李立遵率马衔山(今甘肃榆中县境)、兰州、龛谷(今甘肃榆中县境)、毡毛山(今青海乐都县境)、洮州(今甘肃

  • 楼伏连

    ?—449北魏大臣。代人。原属贺楼氏,后改姓楼。世为部落首领。13岁时袭父位,领部落。魏道武帝拓跋珪(386—409年在位)初年,受命从征破匈奴贺兰部。继从平中山,授太守。天兴五年(402)春,以沙门

  • 怛逻斯

    西域古地名。见《新唐书·西域传》。《新唐书·地理志》作怛罗斯。《大唐西域记》作呾逻私。《大兹恩寺三藏法师传》作呾逻斯。《常德西使记》作塔刺寺。耶律楚材《西游录》作塔刺思。明《西域番国志》依蒙古语称此城

  • 杨定

    ?—394①后仇池国君主。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前仇池国君主杨难敌孙杨佛奴之子。东晋永和十一年(355),其祖杨宋奴为杨国所杀,随父及叔佛狗逃奔关中,依前秦苻坚。后尚坚女,为尚书、领军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