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蓝鼎元

蓝鼎元

1680—1733

清朝官员。畲族。字玉霖,别字任庵,号鹿州。福建漳浦(今云霄县)人。幼年丧父。聪颖好学,刻苦自励。17岁,离家泛舟于闽、浙、粤沿海,以开阔眼界。经9次乡试俱落选,但其文才已被时人赞赏。康熙四十六年(1707),大中丞张仪封抚闽,受召于福州建鳌峰书院,参加纂订先儒著作。一年后辞职又返里闭门苦读。六十年(1721),受族兄蓝廷珍之邀为高参,赴台湾任所,参予镇压朱一贵起义。对开发与建设台湾亦多有建策,如开海禁,主张大陆移民台湾,调整与台湾番族的关系,设郡县进行有效管理等。雍正元年(1723),以优贡被选入京,于内廷校书,分修《大清一统志》。六年,由大学士朱轼推荐,受清世宗召见,条奏经理台湾、河漕、兼资、海运、民俗土田、黔蜀疆域六件时务,得雍正皇帝赏识,授广东普宁县知县。因秉性伉直,办案公正,被诬陷入狱。郡守爱其才,保释出狱。闽督,留其于幕府。于十年(1732)冤白,得奉诏进京,受帝赐御书、诗文及赏赐。后出任广州知府。仅在任月余,因病卒。一生著作甚丰,主要有《鹿州初集》20卷,《女学》6卷,《东征集》6卷,《平台纪略》1卷,《棉阳学准》5卷,《鹿州公案》2卷,《修史试笔》6卷,及《潮州府志》等,俱付梓行世。

猜你喜欢

  • 逊布尔巴图

    ?—1924清末民初内蒙古伊克昭盟王公。达拉特旗札萨克多罗贝勒之子。光绪二十七年(1901),乘达拉特旗人民因反对天主教失败,被迫赔款之机,鲸吞大批牛羊。三十一年(1905),又在绥远城将军胎谷放垦时

  • 得胜陀颂碑

    见“大金得胜陀颂”(99页)。

  • 欧透博如坎

    萨满教神祗之一。鄂伦春语音译,意为“火神”。亦作“透欧博如坎”。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旧时鄂伦春人特别崇拜火,认为有神主宰,它保佑火种旺盛;如有所触犯会带来灾祸。传说其为一老妇,故由妇

  • 布尔很哈达岩画

    古代游牧民族岩画。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达里盖沟北约2公里处。布尔很哈达,蒙古语,意为“神山”。山北坡崖壁峭立,古代遗留岩画甚多。内容有各种野牲、骑者、舞蹈场面、车辆、穹庐以及星图等,表现古代游牧人

  • 兀鲁罕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洲源流考》作呼尔哈河卫。永乐六年(1408)三月,暖暖河等处女真野人首领普速等120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答罕山等8卫同时设立,以普速等为指挥、千户。清代有呼尔哈河

  • 御宝圣旨

    见“铺马圣旨”(2233页)。

  • 祭卡吉得玛

    旧时蒙古族的祭祀活动。即对所谓“驱邪除恶”的护法女神的一种宗教祭祀仪式。一般在农历正月、四月、七月、十月初十祭祀,祭时将卡吉得玛与她的男伴德木其格拥抱的裸体双身像,俗称欢喜佛像,大的有8尺高,小的有2

  • 盐课司土副使

    官名。明代在内地井盐、矿盐产地,设盐场、盐井盐课司大使、副使,隶盐课提举司。在少数民族产盐区亦以当地归附的土民头目任盐课司土副使,为管盐的世袭小土官,亦有不许世袭者。云南省剑川州弥沙盐井、浪穹县顺荡盐

  • 换番

    清代汉人与台湾高山族人互市的称谓。一般在每年夏秋时进行,以物易物,即汉人以珠、布、盐、铁等物向高山族人交换鹿脯、鹿茸、各种兽皮及水藤、通草等土产。

  • 湟中

    县名。位于青海东部湟水中游,三面环绕西宁市,与平安、化隆、贵德、湟源、海晏、大通等县接界。明、清时属西宁卫、西宁府,民国时成立湟中县。历史悠久,有著名之“卡约文化”遗址及其他文物,古为羌人游牧地。汉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