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袞桑帕

袞桑帕

1389—?

明代西藏地方官员。又称热丹袞桑帕、江孜法王袞桑帕、大德大司徒法王袞桑帕。藏族。属穆氏族中之迦支系(后称夏喀哇族)。先世原居今甘孜之邓柯(丹玛)一带,后移居后藏年楚河流域翁喀恩莫龙,成为江孜等地统治者。其父袞嘎帕建江孜堡以居。幼年出家为僧,往依帕竹政权首领阐化王贡玛查巴坚赞任侍寝官。明永乐十一年(1413)继父职。于江热建立法苑,迎请克主杰(即班禅一世),尊为教法官,宏扬佛法。同年,被明帝封为大司徒,赐银印。次年,为能得到大菩提正果,在年楚河上建造一座奇特之六孔桥,桥上建大菩提佛塔,内藏释迦像坛城等8种坛城。同时广兴佛事,做大法会。同一世班禅扩建白阔德钦寺(即白居寺)。洪熙元年(1425),建白居寺围墙,宣德二年(1427),建吉祥多门塔(又称“十万大佛塔”),为西藏唯一的一座塔中寺,堪称一绝。六年(1431),以纳塘本《甘珠尔》经为蓝本,命人在磁青纸上缮写金字《甘珠尔》经110部,称“江孜天邦玛”本(意为禁门,指此经只存本寺不得外传),为藏文大藏经诸本中之善本。继缮写《丹珠尔》经一部。正统四年(1439),又写密宗经典四续部咒。六年(1441),雕版印刷《八支全咒》,并建藏经殿以存大藏经典。由于其建甘珠尔经典、依节期设供、严肃法规,有益于朝廷兵差赋税之制,颇得明廷信赖,曾特颁发“致热丹袞桑帕大司徒诏书”,以褒其功。享年50余岁。

猜你喜欢

  • 梁瑞凤

    1895—1934抗日将领。朝鲜族,梁氏。生于朝鲜平安北道铁山郡。自幼喜读书,因家贫,无力上学,在私塾外偷听自学。曾参加1919年“三·一运动”。后到辽宁宽甸进行抗日武装斗争。1929年4月,任国民府

  • 乌巴繖察青台吉

    明代东蒙古阿苏特、永谢布两部领主。又作鄂卜锡衮青台吉,简称青台吉,汉文史籍译作五八山只台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子,古实哈屯生。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击败右翼异姓领主、统一蒙古后,分封诸子,受封

  • 巴平古特

    民国年间新疆白俄归化军首领。俄罗斯族。俄国十月革命后逃来新疆。1931年被金树仁任命为新招募的归化军团长。曾随张培元、盛世才抗击马仲英侵扰,任第四路军指挥,后因不满金树仁的待遇,于1933年4月12日

  • 统古

    见“通古斯”(1968页)。

  • 马合木·太

    西辽大臣。一作马哈穆德泰。末主直鲁古时期为大丞相。天禧(1178—1211)末年,闻属地花刺子模(原苏联咸海以南一带)首领摩诃末欲反,拒缴贡赋,奉命前往督查,遂回朝奏告,西辽与花刺子模关系开始紧张。

  • 劝龙成

    即“劝龙晟”(398页)。

  • 汝罗城

    古地名。故址有二说:或说在今辽宁义县东南王民屯西大凌河对岸;一说在该省北镇县境。唐于此置“汝罗守捉”。为唐代东北重镇营州(今辽宁朝阳市)入安东道(府治在今辽阳市)必经之地。

  • 莲花生

    入吐蕃传教的印度密咒高僧。又作莲花生。梵语名“贝玛桑菩哇”,藏语称“贝玛琼内”,意译“莲花生”。因曾以规范师(阿阇黎)身份为吐蕃剃度僧人,故又称“规范师莲花生”。乌仗那(在今巴基斯坦境)人。由寂护推荐

  • 鹘里尀

    又记作“鹘吕尀”。契丹语,意“偷时”。契丹族对“放偷”的称谓。旧俗,正月十三日,放国人做贼3日,偷盗不以为罪,如盗及10贯以上,方依法遣之。

  • 达里忽

    见“答里忽”(22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