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京

西京

古地名。中国历史上首都或陪都的建号。所在因朝代或时间不同有异。自东汉定都洛阳,因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为西汉都城,遂以方位称洛阳为东京,长安为西京。隋、唐(唐至德二年即公元757年,至上元元年即760年一度改称中京,以凤翔曾为两京失陷时唐肃宗驻地,升凤翔为府,建号西京)因之。唐宝应元年(762)置五京(五都)后,我国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模仿中原王朝或有东京、西京之置,或有五京之设。 ①渤海王国五京之一。大钦茂为王时(737—793)设。地本高句丽中心地区,在渤海国境西南,因名。故址大多认为在今吉林浑江市临江镇,一说在临江镇西南鸭绿江旁葫芦套村对岸的长城里。所设地方行政机构曰鸭渌府。渤海国亡后废。②※南诏国寻阁劝为王时(808—809),以拓东城(在今云南昆明市旧城南门外)为东京,以王城阳苴咩城(在今云南大理县)在其西,称西京。世隆称帝(公元859年)后,改称中都。 ③沙陀族李存勖于后梁龙德三年(923)灭后梁称帝于魏州(治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定都洛京(今河南洛阳市),遂以其称帝前的晋王旧都太原府(治今山西太原市)为西京,魏州为东京,镇州(今河北正定县)为北都。同年十一月,废镇州北都之称,仍称镇州;太原府废西京之称,称北都;复唐旧制,以永平军(治今陕西西安市)为西都(西京)。 ④沙陀族石敬瑭,依靠契丹贵族于后唐清泰三年(936)灭后唐,建国号晋(史称后晋)。后晋于天福三年自东都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阳市)迁都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市),以方位遂称开封府为东京,废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市)西京之称,以河南府为西京,其名历经后汉、后周至北宋不改。 ⑤契丹国五京之一。辽重熙十三年(1044)置。在此之前,辽已有上京、东京、南京、中京之设,是年,辽兴宗以云州大同府治所所在(今山西大同市)升为西京,辽五京之制方备。其地在北魏时一度(398—494)为都城,辽时为西部重镇,非亲王不得主之,故升为西京。辽西京道治所设此。城方圆20里,门4。 ⑥金五京之一。金承辽旧,仍以辽西京为西京。天会三年(1125),金太宗在此建金太祖原庙。大定五年(1165),金世宗在此建宫室。金西京路治所亦设此,先后于此置西京路兵马都部署司、西京路都总管府和留守司。所设地方行政机构仍曰大同府。金亡,元初仍称西京,至元二十五年(1288)单称大同,相沿至今。现存辽清宁八年(1062)所建上、下华严寺,该寺打破一般佛寺坐北朝南惯例,坐西向东,体现了草原民族屋门皆向东,“如车帐之法”的特点,1961年列为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之一。

猜你喜欢

  • 亦都护城

    见“高昌故城”(1918页)。

  • 老把都

    见“昆都力哈”(1410页)。

  • 撒剌的

    契丹遥辇氏部落联盟军事首领。又作的鲁。姓耶律。迭剌部人。生于祖州(今内蒙巴林左旗西南)。为契丹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生父。曾任迭剌部夷离堇,掌兵事,主刑辟握部落联盟实权,在任期间,始置铁冶,教民鼓铸,以

  • 乌古部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称乌古里、乌骨里、乌虎里、于厥、于厥里、于骨里、于谐里、尉厥里、羽厥、妪厥律等。辽代始见于史书记载,为人数众多的部落集团,分布于今克鲁伦河下游、呼伦湖、哈拉哈河及根河、海拉尔河等

  • 大胡雅

    渤海国宗王。高王※大祚荣子,武王※大武艺弟。武艺在位时,唐开元十七年(729)二月,奉武王命朝唐,被唐封为游击将军,留侍宿卫。

  • 和硕特南左翼后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阿喀公贝勒旗。康熙三十六年(1697),固始汗玄孙噶尔丹达什率众归清。五十年(1711),封辅国公。雍正元年(1723),叙功晋镇国公。三年(1725)授札萨克,建旗。下设1佐

  • 北周文皇帝

    见“宇文泰”(897页)。

  • 蓝翎长

    职名。清代前锋、护军、火器等营所设的教习。多择取满洲、蒙古老练兵丁充补,仍食原饷,以教导新兵技艺,赏戴蓝翎以荣之,故称。3年期满,可以补授骁骑校等职。乾隆四十年(1775)定,嗣后“军政”之年,各营官

  • 至大银钞

    元朝纸币之一种。简称至大钞。武宗至大二年(1309),以中统、至元钞通行年久,物重钞轻,改印造至大钞,以银计值。钞面自2两至2厘共13等。与至元钞并行流通,每1两准至元钞5贯、白银1两、赤金1钱。次年

  • 结剌吉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洲源流考》作吉朗吉卫。正统(1436—1449)后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