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纳寺

西纳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西纳上寺。在青海湟中县。青海东部地区萨迦派古寺之一。元、明时期西纳部落首领及其家族,历受朝廷重视。第一代西纳喇嘛喜饶益希曾护侍元帝师八思巴返藏,元朝授其家族西纳贝本三道虎头牌,封为宗喀万户,统辖今湟水谷地。明永乐八年(1410),西纳喇嘛却帕坚赞被尊为国师,赐土地、百姓和象牙印章。十年,再封为禅师。宣德二年(1427),又封为“通慧静觉国师”,赐银印。以其声势地位,于宣德年间(1426—1435)建成此寺。为湟中地区主要寺院及西纳族系统治宗喀地区之政教中心。明末清初,此寺喇嘛改宗格鲁派,其活动转向塔尔寺,此寺随之衰落。清乾隆年间(1736—1795),西纳族系阿旺贝丹曾整修该寺,但因政治失势,终未能复兴。现仅存寺院遗迹。

猜你喜欢

  • 锡埒图·固什·却日吉

    ?—约1629蒙古族喇嘛学者。亦名文殊席利·固什·却日吉或班第达·固什·却尔济瓦。※库库河屯(今呼和浩特)人。第三世达赖喇嘛门徒。曾应※阿巴岱汗邀请,代表第三世达赖喇嘛至喀尔喀蒙古传教,参与组织创建额

  • 慕容超

    385—410十六国时期南燕国君。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字祖明。南燕国君※慕容德之侄。初封北海王、拜侍中、骠骑大将军、司隶校尉,被慕容德收为义子,立为皇太子。南燕建平六年(405)

  • 释加奴

    明建州卫首领。女真族。古伦氏。建州卫指挥使※阿哈出长子。永乐八年(1410),明成祖朱棣出塞亲征,率所部从战有功。八月,晋升建州卫都指挥佥事,赐姓名李显忠。九年九月,举其弟猛哥不花为毛怜卫指挥使。十年

  • 孛脱灰塔儿浑

    蒙古国初秃麻部女首领。秃麻部长歹都忽勒莎豁儿之妻。初随夫归降蒙古。夫死,主部事。因成吉思汗许诺八邻部贵族豁儿赤于该部选美女30名为妻,怀怨,率部民举兵反抗,拘捕豁儿赤。太祖十二年(1217),又执俘前

  • 宜都郡

    古郡名。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刘备改临江郡置,治所在今湖北宜都县。领县4。隋开皇七年(587)废。南北朝时※宜都蛮居此。其地各族多迁至他地,与今土家族、汉族或苗族融合。

  • 归州

    渤海王国置。为铁利府所辖六州之一。辽东京道有归州,谓以渤海降户置,疑辽移其民于今辽宁盖县西南侨置。

  • 特免

    见“萧兀纳”(1992页)。

  • 齐齐哈尔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寺址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砖木结构。东西两寺并立。西寺曾遭毁坏,东寺内主体建筑为礼拜殿,分大殿和窑殿。大殿宏伟壮观,内以阿拉伯经文及花草图案装

  • 市法五款

    明朝制定的明蒙互市法规。隆庆五年(1571),明朝与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达成封王、通贡、互市协议,先后在宣府、大同至甘肃边塞开设十余处马市。为确保互市的顺利进行,明朝特制订此法规,令边臣执行。规定

  • 土僚

    部分壮族旧称。自称布土,亦称土佬,意为“土人”,或“土著僚人”。分布于今广西、云南等地。元、明、清时,滇东南有花土僚、白土僚、黑土僚之分。以农耕稻作、击铜鼓、椎髻跣足、嗜犬肉、行犬祭等为共同特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