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藏王统记

西藏王统记

藏文史学古籍名著。原书全名:《(吐蕃)王朝世系明鉴正法源流史》,别译称:《西藏王朝世系明鉴》、《王统世系明鉴》等。元代乌思藏高僧索南坚赞撰。全书共分18品,第一、二品述佛家宇宙观及释迦世系;第三品述中原王朝及蒙古等世系;第四至六品述观世音菩萨功德;第七、八品述吐蕃人种由来及王室祖先事迹;第九至十七品详述松赞干布平生业绩;第十八品述此后历朝赞普(王)及吐蕃王朝崩溃后各地方割据局面形成与佛教复兴等事迹。索南坚赞(1312—1375)出身于藏地区萨迦款氏家族(一说为沙鲁高僧,生于1333年),曾任萨迦寺座主。本书在卷末题记中称:作者于藏历土阳龙年在桑耶寺写成,据题记称作者为“金刚持”,其通篇均为赞颂本人及本书之辞,是年为明洪武二十一年戊辰(1388),因证为作者辞世13年后由其弟子辈整理遗稿成书并补叙于题记中。本书为吐蕃王朝断代史之重要专著,向为藏族学者所推崇重视,书中对松赞干布、赤松德赞、亦祖德赞热巴坚3位法王之文治武功叙述甚详,对藏汉两族友好关系及唐蕃两国联姻媾和均专篇著录;尤其对松赞干布及其臣下开基创业之丰功伟绩之内容占全书之半,后世史籍多以其文为据。本书叙事生动,文笔流畅,然作者将民间传说故事羼入史实并以其佛家观点、论说备加渲染,致使失实。本书有藏文德格印经院刊本104叶,近年有排印本及汉译本多种。国外亦有藏文及转写本印行,并有英、俄、日文各种简译、节译本。

猜你喜欢

  • 韩大用

    ?—1738清代撒拉族土司。青海循化(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撒拉族。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任守备、都司。雍正元年至二年(1723—1724),从征阿尔加囊、卓子山有功。七年(1729),授保安

  • 拒斜

    西夏职官六品封号。西夏语音“丁那”。西夏文《官阶封号表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 阿鲁图

    元朝大臣。又译阿鲁秃。蒙古阿儿刺氏。成吉思汗“四杰”之一※博尔术玄孙,※玉昔帖木儿孙。初由经正监袭职为怯薛长,掌环卫。进斡林学士承旨、知枢密院事。顺帝至元三年(1337),袭广平王。至正四年(1344

  • 雪你惕

    蒙古尼伦诸部之一。又作苏尼特。与成吉思汗所出之孛儿只斤氏同宗,为成吉思汗六世祖海都幼子抄真斡儿帖该第四子雪你惕后裔组成。铁木真(成吉思汗)兴起时,该部亦鲁该、阿勒赤、搠尔马罕等追随铁木真参加统一蒙古各

  • 打火箭节

    布依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夏历7月14、15日晚间举行。流行于贵州兴仁县潘家庄乡一带。相传其先民初到此地,被敌人围困。7月14日夜,他们用“火箭”击退敌人。后人为纪念此次胜利,每年是日祭祖后,举行“打火

  • 谭公柄

    明代广西迁江壮族起义首领。迁江县北三人。壮族。自幼习武,尤善骑射,为人刚直不阿,颇受族人拥戴。隆庆年间(1567—1572),举兵响应杨公满领导的府江壮、瑶人民反明斗争。所部能骑善射,矫健轻捷,号称“

  • 康古六

    ?—约1588女真族,纳喇氏。又名康古陆、康古鲁。海西女真哈达部首领※王台外妇(一说锡伯女)所生之子。明万历十年(1582年),王台死。与台长子虎儿罕赤争产夺位。以“奸生子”被逐,逃至叶赫部,倚清佳努

  • 白龙

    ?—434北魏起义首领。族属稽胡(又称步落稽、山胡)。太武帝延和三年(434),于西河县(今山西汾阳县)聚众起兵反魏。七月,魏遣阳平王拓跋它督军征之。义军乘魏帝拓跋焘登山临视,伏兵击之,魏帝坠马,几为

  • 贝阔赞

    又作德贝阔赞。吐蕃末代赞普※达磨之孙,※约松之子。生于雅隆旁塘。13岁父死,开始执政,共18年。在娘麦等地建寺8座,在江孜一带建谢嘎、江孜等5堡,对江孜一代的发展做出贡献。年30左右于娘若香波城(今江

  • 狮泉河

    ①河名。藏语称“森格藏布”。意为“狮口河”。在西藏自治区西部,源出冈底斯山之北,西北流汇噶尔河后,流出国境称印度河,经克什米尔折而南流,经巴基斯坦流入阿拉伯海。全长430公里。②镇名。1965年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