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诺哲

诺哲

彝语音译。意为“古歌”。口头流传于云南弥勒、路南、泸西、邱北等地阿细人(彝族一支)中。形成于明朝初年,属集体创作的史诗。在流传过程中,内容不断增加,各地不完全一致,但大休相同。主要包括6大部分:(一)阿细的先基。讲述其先祖、英雄人物阿细反抗明朝统治者剥削、压迫的英勇斗争事迹及其后裔的发展繁衍;(二)阿妹结都。意为吃姑娘的喜酒。记述妇女生第一个孩子后的庆祝活动;(三)阿吉颂。颂扬人们一生的辛勒劳作,但从生至死是一种不可改变的自然现象,是不能抗拒的现实;(四)海祖米。意为盖房歌。是在盖新房时所唱祝福吉利的民歌;(五)米吉姆。意为祭女神歌。即祭祀众山神中所崇拜的女神时唱的歌;(六)念诺毕。意为送山神歌。祭祀山神、送鬼时所唱的民歌。歌唱时,或采用男女问答对唱形式,或一人独唱,内容相当丰富。是阿细人史诗和文艺作品的代表作,对于了解其历史,传播彝族社会生活、文化知识,都起到重要作用。是研究阿细人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的宝贵资料。其中除《阿细的先基》整理出两种汉文译本外,其余尚未系统整理和翻译。

猜你喜欢

  • 兀里奚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六年(1408)二月,女真野人首领贾令哈、火秃等56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弗朵秃河等17卫同时设立。《满洲源流考》作乌尔坚山卫,并说清代有乌尔坚山,在吉林城(今吉林

  • 八旗荫监

    参见“八旗贡监生”(31页)。

  • 冬捺钵

    见“捺钵”(2037页)。

  • 阿儿巴

    ?—1336伊儿汗国第十代汗。蒙古孛儿只斤氏。忽必烈弟※阿里不哥后裔,速西之子。元顺帝至元元年(1335),不赛因汗死,无嗣,诸王争立,内乱迭起,又遭钦察汗月即别进攻,政局不稳,遂被丞相加秃丁摩诃末等

  • 陇拶

    宋代青唐主。汉名赵怀德。※唃厮啰疏族※溪巴温次子。原居河南(今青海黄南、甘肃甘南两藏族自治州一带)。元符二年(1099)七月,宋军入河湟,兵临青唐城(今青海西宁),青唐主瞎征出走时,被当地吐蕃首领迎立

  • 撒拉腰刀

    撒拉族手工艺品。约源自清代,沿用至令。流行于青海、甘肃撒拉族地区。由专门铁匠“刀子匠”打制。长短分10厘米和15厘米两种。刀身狭长,刀刃锋利,刀背沿开有血槽,便于宰杀牲畜时透气通血。刀把以牛角片、铜片

  • 血古只

    见“穴骨只”(630页)。

  • 用业

    藏语音译,意为“管家”。旧时四川甘孜藏族牧区地方基层组织头人的称谓。一般每部落有1僧或2僧1俗担任,分掌头人与寺庙的财产。多由大头人和寺庙上层的亲属充任,具有经济实力,忠于头人、寺庙者,经大头人或更本

  • 扎葛尔卜

    明代乌思藏地名。又译答噶尔。即今西藏达孜。宣德元年(1426)十月,明中央政府升其寨官领占巴、头目昝卜巴俱为都指挥佥事。赐银印、诰命。

  • 兰楚芳

    元曲家。又作蓝楚方。回回人。先世西域人。约生活在元代中后期。据说曾任江西元帅,有军功。与元散曲家刘廷信过从甚密,常相唱和切磋,时人喻为唐代之元(稹)白(居易)。善散曲,作品大多以爱情为题材,构思奇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