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赤祖德赞赞普愿文

赤祖德赞赞普愿文

敦煌吐蕃藏文文献。见《敦煌吐蕃文献选》伯字1128号卷子。此为残卷,共33行。经比勘,其内容与《达磨赞普愿文》相同,在文字上仅极个别的字形及断句的音节符号有微小差别。在对勘中,发现此愿文之起首,正是达磨赞普愿文第21行末句:“我等亦”。此33行愿文均同于达磨赞普愿文21至50行愿文,两者之区别,仅是将“赞普乌东甸”全部依次改为“赤祖德赞赞普”;卷末尾无汉字“赞普愿文”4字。从愿文可知敦煌代赞普举行发愿功德法会之事,早在赞普赤德赞时(公元815—836年在位)业已有之。发愿文如除灾、礼佛、求法、建寺、供施以及祈求佛保佑赞普长寿、国泰民安等等愿望,均已拟就一套例行的固定发愿文,只要改动主要发愿者的名字即可。此卷与《达磨赞普愿文》,为吐蕃遗存的少量古藏文文书之一,对研究古藏语及吐蕃宗教信仰,特别是吐蕃王室对佛教的政策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表明敦煌佛教界在吐蕃占领期间享有重要地位。愿文内容参见“达磨赞普愿文”(739页)。

猜你喜欢

  • 斛速益里干

    即“水达达”(424页)。

  • 土谢图汗部

    喀尔喀蒙古四部之一。一作图什业图汗部。以汗号得名。喀尔喀初无汗号,自成吉思汗十八世孙阿巴岱赴唐古特(西藏)谒达赖喇嘛,迎经典归,为众所服始称汗,至其孙衮布始称土谢图汗。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准噶

  • 太平真君

    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年号。440一451年,凡12年。

  • 中爱

    即“钟根”(1666页)。

  • 成烈嘉措

    1856—1875即十二世达赖喇嘛。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藏族。生于西藏娘布沃噶章细,大贵族拉鲁·彭错才旺之子。清咸丰八年(1858)正月十三日,于布达拉宫举行金瓶掣签,被认定为十二世达赖喇嘛。

  • 把塔木儿

    ?—1472明哈密右都督。忠义王※脱欢帖木儿外甥。畏兀儿人。一说系※卜列革女之子。天顺四年(1460),忠顺王卜列革卒,无嗣,众头领欲拥其嗣位,王母※弩温答失里以臣不可继君位,不允。自是国内无主,众益

  • 刚氐道

    古政区名,相当于县。西汉时在氐族聚居区置。又作刚羝道。为※十三氐道之一。属广汉郡(治今四川金堂县东),东汉属广汉属国。在涪水(今涪江)上游,有金银矿。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东。蜀汉改县,晋废。

  • 石窟寺

    见“真寂寺”(1819页)。

  • 差兴

    见“差地”(1761页)。

  • 西宁州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甘肃等处行中书省。治所在今青海西宁市。唐置鄯州,上元(674—676)间,为吐蕃所据,号青唐城。宋改西宁州。后归西夏。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为蒙古军所取。元初为弘吉剌部昌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