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隆
清末民国学者。字德舆,号玉堂,又号睫巢居士。甘肃临夏人。本姓仲,为邓姓收养。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解元,次年中进士。历任四川新都知县,南充知府等。辛亥革命后任甘肃省议员、参事,又任职官银号、戒烟总局、印花税处、造币厂、推运局及夏河县长等,多致力于实业、救济和宗教社团事业。1929年参与《甘肃通志》的纂修,民族、宗教等稿多出其手。著作有《壶庐诗集》、《拙园文存》、《敬恭桑梓录》、《左南城考》等。
清末民国学者。字德舆,号玉堂,又号睫巢居士。甘肃临夏人。本姓仲,为邓姓收养。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解元,次年中进士。历任四川新都知县,南充知府等。辛亥革命后任甘肃省议员、参事,又任职官银号、戒烟总局、印花税处、造币厂、推运局及夏河县长等,多致力于实业、救济和宗教社团事业。1929年参与《甘肃通志》的纂修,民族、宗教等稿多出其手。著作有《壶庐诗集》、《拙园文存》、《敬恭桑梓录》、《左南城考》等。
明嘉靖年间苗民起义首领之一。参见“龙母叟”(495页)。
参见“钹汗国”(1875页)。
渤海王国置。为中京显德府汤州辖县之一(一说为州附郭县),县治故址今有人说在今吉林省敦化县西北之额穆。辽灭渤海后,其民似先被迁居今辽宁辽阳市西北,辽圣宗统和三年(985,一作四年),再迁至辽西,置灵山县
参见“栽岩议事”(1843页)。
珍奇野味。历史上“蒙古八珍”(北八珍)之一。一说所指之鹿为犴达犴(驼鹿),出没于森林和草原。鹿肉鲜美,富营养,为滋补佳肴,其唇更为珍馐。元代被宫廷列入“八珍”,用于御膳和“诈马宴”、“马奶子宴”等高级
抗日战争时期新疆社团组织。1939年4月7日(一作8日)建于迪化(今乌鲁木齐)。茅盾为会长兼艺术部长,张仲实为副会长兼编译部长。主要宗旨是推进抗战文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完成中华民族之自由解放,为新中
?—1446明代云南麓川傣族首领。又作思任发。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思伦法子。永乐十一年(1413),代兄※思行法任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初,与明保持密切关系,屡遣使入贡示好。同时不断扩张辖地,兼并周邻孟
?—1619明代海西女真叶赫部首领。又作布扬古、白羊骨。女真族(一说为女真化蒙古人)。纳喇氏(原土默特氏)。塔里木卫叶赫部始祖胜根打喇汉六世孙,※卜寨长子。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嗣为贝勒,与※锦
即“伊都章京”(808页)。
见“大司农司”(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