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邛山暴动

邛山暴动

甘孜邛山地区藏民反对巴底土司事件。邛山属丹巴县巴底土司管辖之村寨,该处连年遭自然灾害,藏民生活艰难,但巴底女土司白利娜姆和其兄益色拉买却低价强行向藏民收买粮食,无偿征调役差,藏民被迫用房屋等作抵押向土司交换火枪、火药打猎充食,土司又强令藏民缴纳兽皮、兽肉,进行无止境剥削,激起民众愤恨。以土司官寨中之娃子德呷木卡布绒为首,于光绪十九年(1893)秘密联络各村寨抗拒土司,筹备武器,事泄,德押布卡布绒被捕,在狱中继续拟定暴动计划,由其子分送巴底土司属下十六村寨。次年夜袭土司官寨,杀益色拉买,活捉女土司白利娜姆,释放被关押者,提出推翻土司统治,不纳粮,不交租,废除乌拉差役,土地归农奴等口号,并焚毁土司派粮、派差、派款之帐簿,砸碎土司官印和各种刑具。后女土司及其子潜逃至康定,求清政府派兵镇压,邛山广大农奴与清军浴血奋战,因寡不敌众而失败,暴动者牺牲无数,德押布卡布绒等数十名首领被捕入狱。通过暴动,巴底土司不得不允诺减轻农奴部分负担。

猜你喜欢

  • 万安国

    ?—476北魏大臣。代人。敦煌公万真孙,冯翊公万振子。少明敏、有姿貌,尚河南公主,拜驸马都尉。寻迁散骑常侍。献文帝拓跋弘继位后,特受荣宠,常与同卧起,并获丰厚赏赐,超拜为大司马、大将军、安城王。承明元

  • 拜亦撒哈

    明代瓦剌首领。有平章之衔。成化五年(1469),举兵反对太师阿失帖木儿,率披甲之众400人至哈密城中屯聚,向屯驻把思阔(巴里坤)之癿加思兰服属。寻遣使随哈密、吐鲁番通贡于明廷。

  • 载洵

    1885—1949清宗室。满洲正白旗人。爱新觉罗氏。醇贤亲王奕䥈之子,摄政王载沣胞弟。初封辅国公,晋多罗贝勒,加郡王衔。历任筹办海军事务大臣、参预政务大臣、海军部大臣等职,曾前往欧洲各国

  • 达珠尔巴勒

    珞巴族迦龙部落方言音译,意为“悬吊鸡蛋”。旧时神判名称之一。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珞谕地方。当发生民事纠纷时,各自拿出同等数量的牛,交给村落首领,并到特定的房子举行神判。届时,在房梁上吊一鸡蛋,巫师念咒后,

  • 代京

    见“平城”(502页)。

  • 沙陀晋军

    唐末河东节度使、晋王沙陀首领李克用所率领的军队。中和三年(883),李克用率军镇压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今陕西西安)后,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昭宗乾宁二年(895),进封

  • 土观呼图克图二世

    见“却吉嘉错” (981页)。

  • 蓝正樽

    清道光朝瑶族起义首领。又名蓝元旷。湖南新宁县麻林峒人。瑶族。虽家境贫寒,但年幼苦学,曾考取秀才,为人正直不阿,好打抱不平,有胆有识,颇孚众望。道光年间(1821—1850),新宁县瑶山八洞一带,官府豪

  • 丙寅

    蒙文学会创办的刊物。蒙文名《乌兰·巴日斯》。1926年,内蒙古蒙古族青年在五四运动影响下组织文化团体“蒙文学会”,并创办刊物。为继承发扬蒙古民族的文化,取成吉思汗于“丙寅”年(1206)即蒙古国大汗位

  • 九姓乌古斯

    见“九姓回纥”(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