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重熙增币

重熙增币

澶渊之盟”后,辽宋关系的重要事件。重熙为辽兴宗年号。“澶渊之盟”(1004年)后,辽宋间友好往来,边境安定。直至重熙十一年(1042),辽兴宗耶律宗真以北宋违澶渊誓书所定“不得创筑城隍,开掘河道”之款,擅“塞雁门,增塘水,治城隍,籍民兵。”为由,向宋提出索要瓦桥关南后晋时割让的10县地。并集兵南京(今北京),声言南下。宋遣富弼使辽,据理力争:“塞雁门者以备(西夏)元昊也。塘水始于何承矩,事在通好前,地卑水聚,势不得不增。城隍皆修旧,民兵亦旧籍,特补其阙耳,非违约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7)最终迫宋允以增币,用代10县赋税之物,每年增捐10万疋,银10万两,定于在雄州白沟(今河北雄县北拒马河北岸白沟)交割。誓书尚规定:“两界溏淀,已前开畎者,并依旧例。自今已后,不得添展,其见堤堰水口,逐时决泄壅塞,量差兵夫,取便修叠疏导,非时霖潦,别至大段涨溢,并不在关报之限。南朝河北沿边州、军,北朝自古北口以南沿边军民,除见管数目,依常教阅,无故不得大段添屯兵马。如有事故添屯,即令逐州、军移牒关报,两界所属之处,其自来乘例更替,及本路移易,并不在关报之限。两界逃走作过诸色人,并依先朝誓书外,更不得似目前停留容纵。”(前后誓书皆见《契丹国志》卷20)经宋辽双方使书往来,遂未起战端,继续维持和好局面。

猜你喜欢

  • 小译师查久喜饶

    ?—1074吐蕃佛教后宏期译师。又名俄列巴喜饶或列巴喜饶。因其声望功德仅次于大译师仁钦桑布,故称小译师。初受阿里古格王派遣与其他26名少年赴克什米尔(一说赴印度)学法。学成返吐蕃,后拜※阿底峡为师,配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左翼左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跨塔米尔河、胡努伊河。东至噶齐固,接阿鲁特前旗界;西与南至哈什隆、哈喇诺尔,接札牙班第达呼图克图界;北至伊克沙巴尔台,接本部右翼前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始任札萨克纳

  • 户等制

    封建王朝按编户财产状况划分等级,据以确定赋役多少和轻重的一种制度。两宋乡村主户分五等,坊郭户分十等。金代验土地、牛具、奴隶数分上、中、下三等,有些地方复将每等分为三级,故又称三等九甲或九等户。充当军户

  • 任尚纪功碑

    东汉碑刻。1979年在新疆巴里坤松树塘附近发现。碑体为不规则条形块石。碑高1.48米,宽0.7米。阴刻隶书5行,每行13字。所刻年号东汉永元三年(公元91年),第二行“任尚”二字和碑头“汉平夷碑”均尚

  • 中尚监

    元朝官署名。掌大斡耳朵位下怯怜口等事宜。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初置尚闭监。二十三年(1286,一作二十四年),改中尚监。武宗至大元年(1308),升为中尚院,秩从二品。四年,复为监,秩正三品。设

  • 苏火耳灰

    明朝将领。又称苏火儿灰。蒙古族。原为北元将领。洪武(1368—1398)年间投附明朝。“靖难之变”时,因参与反对朱棣的战争被擒。后获赦,授都指挥。永乐八年(1410),扈从朱棣北征鞑靼本雅失里,数立战

  • 西域旧闻

    见“西域闻见录”(711页)。

  • 遏捻可汗

    唐代回鹘汗国末代可汗。��跌氏。※乌介可汗之弟。愿为遏捻特勒(勤)。会昌六年(846),乌介可汗被国相逸隐啜杀后,于金山被回鹘余众五千拥立为汗。先仰食于奚族首领硕舍朗。奚为

  • 罗殿国

    古国名。一作罗甸国、罗国、罗施鬼国。唐宋时期牂牁地区乌蛮所建地方政权。唐开成元年(836),鬼主阿珮内属,被封为罗殿王,世袭爵,领罗殿国地,辖今贵州罗甸、贞丰、册亨、兴义、普安、普定、安顺、贵阳等地,

  • 淑慧长公主

    1632—1700清公主。名阿图。满族。爱新觉罗氏。太宗※皇太极第五女。孝庄文皇后生。顺治五年(1648)二月,下嫁内蒙古巴林部辅国公色布腾。十四年(1657),封固伦长公主。十六年(1659),封和